水龙吟.谒张子房祠

当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

咸阳大索,不邳亡命,全身非易。

纵汉当兴,使韩成在,肯臣刘季?

算论功三杰,封留万户,都未是,平生意。

遗庙彭城旧里,有苍苔断碑横地。

千盘驿路,满山枫叶,一湾洞水。

沧海人归,圯桥石杳,古墙空闭。

怅萧萧白发,经过揽涕,向斜阳里。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朱彝尊对张良(字子房)的凭吊和感慨之作。开篇“当年博浪金椎”引用了秦末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这位智勇双全的谋士未能成功颠覆暴政的惋惜。接着,“咸阳大索,邳亡命”描述了张良逃亡的艰辛,以及他即使在汉朝兴起后,也坚守独立人格,不愿轻易臣服于刘邦。

“算论功三杰”赞扬张良在推翻秦朝后的功绩,但他并未追求权位,而是选择封留万户的平淡生活,这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平生意”三字,道出了张良一生的志向与追求。接下来,词人描绘了张良祠堂的荒凉景象,苍苔断碑、残破的古迹,暗示了英雄的遗迹已无人问津。

“沧海人归,圯桥石杳,古墙空闭”进一步渲染了祠堂的寂寥,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怅萧萧白发,经过揽涕,向斜阳里”以词人的自我情感收束全篇,流露出对英雄逝去的哀伤和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张良祠的遗迹和词人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初夏

谁在纱窗语?是梁间双燕多愁,惜春归去。

早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

听半部新添蛙鼓。

小白蔫红都不见,但愔愔门巷吹香絮。

绿阴重,已如许!花源岂是重来误?

尚依然倚杏雕栏,笑桃朱户。

隔院鞦韆看尽坼,过了几番疏雨。

知永日簸钱何处?

午梦初回人定倦,料无心肯到閒庭宇。

空搔首,独延伫。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忆少年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形式: 词牌: 忆少年

渔家傲

淡墨轻衫染趁时,落花芳草步迟迟。

行过石桥风渐起,香不已,众中早被游人记。

桂火初温玉酒卮,柳阴残照柁楼移。

一面船窗相并倚,看渌水,当时已露千金意。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瑶花.午梦

日长院宇,碱线慵拈,况倚栏无绪?

翡帷翠幄,看展尽忘却东风帘户。

芳魂摇漾,渐听不分明为语。

逗红旧叶底微凉,几点绿天疏雨。

画屏遮遍遥山,知一缕巫云,吹堕何处?

愁春未醒,定化作凤子寻香留住。

相思人并,料此际惊回最苦。

亟丁宁池上杨花,莫便枕边飞去。

形式: 词牌: 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