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祠

遗庙看尘像,仪容异昔年。

古泉空履迹,衰柳但春烟。

达士同伤逝,浮生信惘然。

尚馀名在石,留得世间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何仙姑祠的追思与感慨。首联“遗庙看尘像,仪容异昔年”,诗人站在古老的庙宇前,凝视着被岁月侵蚀的塑像,发现仙姑的容貌已与往昔不同,流露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古泉空履迹,衰柳但春烟”两句,通过描写庙宇周围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凄凉与寂寥的氛围。古泉不再有人来往,只有零落的足迹;衰败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却只能化作轻盈的春烟。这种景象不仅映照出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喻了人事的无常。

“达士同伤逝,浮生信惘然”则表达了诗人与智者共同面对逝去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感伤。这里的“达士”指的是通达事理的人,他们与诗人一样,对生命中的离别和变化深感痛惜。

最后,“尚馀名在石,留得世间怜”点明了何仙姑虽已不在人世,但她的名字仍镌刻在石碑上,为后人所铭记与怀念。这不仅是对她传奇故事的纪念,也是对所有逝去美好事物的一种哀悼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何仙姑祠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记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00)

释今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坐

脉脉情何似,微微一两蝉。

夏云高岭没,秋气草堂先。

鹤怨初残梦,鸡鸣欲曙天。

年来多肺病,彻夜不成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庚寅三月(其一)

寂历空山春鸟啼,孤城遥望海天齐。

东郊战马嘶寒戍,南浦楼船锁大堤。

血染燕台谁恸哭,笳吹粤岭尽流涕。

明朝又是逢寒食,一曲长谣日已西。

形式: 七言律诗

庚寅三月(其二)

日落黄云万井阴,临流一望欲沾襟。

可怜蓟北春风起,吹向江南绿树深。

壮志已消金虎梦,何人方作卧龙吟。

海门几月重围里,芦荻渔歌自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西村道中

平原一望几人过,野衲行行且放歌。

燕麦已残香稻秀,女桑犹共绿杨多。

挹瓢泽畔频餐水,招手渔人欲渡河。

此去蓝田有逸士,北窗高卧意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