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诗(其十)

觉源非有等差心,物性陶溶逐浅深。

昏惑道中瞻月角,辨才门里听潮音。

彩云轻罩山辉玉,花雨斜飞地涌金。

终拟龙绡图画看,供承香火老东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认识到万物源头并非有等级之分,事物的性质随环境深浅而变化。
在迷茫的道路上仰望月亮,智慧之门内聆听潮水的声音。
彩霞轻轻覆盖着山峦,如玉般晶莹,花雨斜落,地上仿佛涌出黄金。
我最终期待能亲眼看到这幅如龙绡般的画卷,供奉在东林寺中,陪伴香火岁月。

注释

觉源:万物的起源。
非有等差心:没有等级观念。
物性:事物的性质。
陶溶:变化适应。
逐浅深:随环境深浅而改变。
昏惑:迷茫困惑。
道中:道路之中。
月角:月亮的光芒。
辨才门里:智慧之门。
潮音:潮水的声音。
彩云:彩色的云霞。
山辉玉:山峦如玉。
花雨:花瓣雨。
地涌金:地上似有金光闪烁。
龙绡:如龙的薄纱。
图画:画卷。
看:观看。
供承:供奉。
香火:香烛烟火。
老东林:古老的东林寺。

鉴赏

这首宋朝禅僧释契适的《观音诗(其十)》以观音菩萨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观音法力和智慧的崇敬之情。首句“觉源非有等差心”揭示了观音的平等慈悲,不因众生差异而有所偏爱。接下来,“物性陶溶逐浅深”描绘观音能洞察万物本性,引导众生觉悟的程度各异。

“昏惑道中瞻月角,辨才门里听潮音”运用象征手法,比喻在迷茫的人生道路上,观音如同明月指引,智慧如潮汐般洗涤人心。诗人通过“彩云轻罩山辉玉,花雨斜飞地涌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观音的圣洁与威严,如彩云环绕,花雨洒落,犹如仙境。

最后两句“终拟龙绡图画看,供承香火老东林”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亲眼目睹观音的画像,终身供奉于东林寺,以表达对观音的虔诚和敬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崇尚直观体验和修行的精神。

收录诗词(10)

释契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音诗(其二)

渊智弘慈大辨才,端居波上绝纤埃。

祥光射散千门病,甘露倾消万国灾。

翠柳变成金世界,白莲涌出玉楼台。

我今稽首焚香礼,愿向人间应念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观音诗(其五)

水面红鲜耻绛唇,寻常侍从有天神。

整齐绀发云千缕,端丽慈容月一轮。

素舸欲沉威济物,霜刀曾断福沾人。

世间多少诚心者,智烛惟求照耀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观音诗(其九)

宴坐琼瑶曲密都,感通宁肯择贤愚。

遍分智慧灯开暗,尽洒清凉雨发枯。

荷拥夕池鲜五色,树凝春砌莹三珠。

波神天女相随从,虚白光中美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观音诗(其七)

水精盘跃锦鳞鱼,閟宇渊沉海岸居。

秀世竹鸣金鸑鷟,观空波涌玉蟾蜍。

轻明缨络垂身后,重叠芙蓉衬足初。

曾向梦中潜祐我,烁人仪表降蓬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