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二月二十日

平生拙人事,出走临东藩。

纷此狱讼地,欣乘刀笔闲。

漾舟明湖上,清镜照衰颜。

春风随我来,扫尽冰雪顽。

花开满北渚,水渌到南山。

鱼鸟自翔泳,白云时往还。

吾亦乐吾乐,放怀天地间。

顾视彼誇者,锱铢何足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一生笨拙于世事,如今来到东边的边陲。
这里充满了繁杂的诉讼,我却享受着难得的文书闲暇。
我在明湖上荡舟,清澈的湖面映照出我衰老的脸庞。
春风陪伴着我,扫除心中的冰雪困扰。
花开遍了北岸,绿水直达南岭。
鱼儿鸟儿自由自在,白云悠悠来去无常。
我在这里找到快乐,心怀天地任我驰骋。
回头看看那些夸耀者,他们的琐碎又怎能与我此刻的满足相比?

注释

拙人:笨拙之人。
东藩:东方边疆。
狱讼:诉讼之事。
刀笔闲:文书工作清闲。
漾舟:划船。
衰颜:衰老的容颜。
冰雪顽:内心的困扰或冰雪般的寒冷。
北渚:北方的水边。
南山:南方的山。
鱼鸟:水中和空中的生物。
誇者:夸耀的人。
锱铢:极小的事物或财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的《西湖二月二十日》,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来到西湖边的宁静生活。首联“平生拙人事,出走临东藩”表达了诗人对繁琐俗务的厌倦,选择离开喧嚣,来到东部的西湖边。接下来的诗句“纷此狱讼地,欣乘刀笔闲”暗示了西湖作为避世之地,让诗人得以暂时摆脱文书劳顿。

“漾舟明湖上,清镜照衰颜”描绘了诗人泛舟湖上的景象,湖水如镜,映照出他老去的容颜,但春风却带来生机,象征着希望与活力。“春风随我来,扫尽冰雪顽”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和诗人内心的愉悦。

“花开满北渚,水渌到南山”描绘了西湖春景的繁花盛开和碧水连天,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沉浸在这自然美景中,“鱼鸟自翔泳,白云时往还”,感叹万物自由自在,自己也乐在其中。

最后两句“吾亦乐吾乐,放怀天地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满足与快乐,他认为相比于那些夸耀物质的人,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享受更为珍贵。“顾视彼誇者,锱铢何足言?”以对比的方式,讽刺了那些过于追求世俗名利的人,认为他们的追求微不足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西湖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论交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形式: 古风

访石仙岩杜法师

杜君袖衔丹砂书,一顾诃斥百怪除。

声如翻河落天衢,四方争迎走高车。

方瞳秀貌白须垂,买船东南寻旧居。

石岩天开立精庐,四山波澜势争趋。

君琴一张酒一壶,笑谈衮衮乐有馀。

我今归来尚踟蹰,羡君决发真丈夫。

形式: 古风

过介甫

日暮驱马去,停镳叩君门。

颇谙肺腑尽,不闻可否言。

淡尔非外乐,恬然忘世喧。

况值秋节应,清风荡歊烦。

徘徊望星汉,更复坐前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过介甫归偶成

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

直道讵非难,尽言竟多迕。

知者尚复然,悠悠谁可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