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饮三升未觉浓,生涯何日不磨中。

劫烧天地留馀烬,变幻云烟过太空。

守黑几人能老子,草玄终古耻扬雄。

文章阴象宜从晦,万丈光芒李杜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墨》由清代诗人郑用鉴所作,通过“墨”这一物象,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哲理和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

首联“饱饮三升未觉浓,生涯何日不磨中”,以“饱饮三升未觉浓”比喻人生的追求与体验,即使经历了许多,仍觉得不够满足;“生涯何日不磨中”则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无论何时都可能在磨难中度过。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复杂多变本质的深刻洞察。

颔联“劫烧天地留馀烬,变幻云烟过太空”,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宇宙的无常。其中,“劫烧天地留馀烬”描述了灾难过后留下的痕迹,寓意历史的沧桑与文明的消逝;“变幻云烟过太空”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变换,暗示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广阔。

颈联“守黑几人能老子,草玄终古耻扬雄”,借用了道家哲学中的“守黑”(即守静、守虚)与儒家经典《老子》、《周易》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和内省精神的向往,同时也对过于张扬的文风表示了批评。这里,诗人似乎在倡导一种更为内敛、深沉的文学态度。

尾联“文章阴象宜从晦,万丈光芒李杜穷”,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学创作的理解。诗人认为,真正的文学作品应当像“文章阴象”一样,深邃而含蓄,不应追求表面的华丽与光芒,而应如李白、杜甫那样,通过深沉的思考和内敛的表达,达到文学的高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的象征性解读,探讨了人生、历史、文学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

郑用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友不遇

白云茅屋隐君家,行尽村园日欲斜。

不识抱琴何处去,柴门寂寞掩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岳武穆

十二金牌发帝宫,尽凭谗舌说元功。

君臣乐土偷安遂,父子边庭属望空。

奸恶有心终卖国,昏庸无耻在和戎。

英灵千载栖霞岭,坟树无枝偃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喜友人见过

茅屋萧萧隐薜萝,故人十载忽相过。

春风小院花香绕,暮雨寒庭草色多。

醉后不辞灯下酒,兴来高和郢中歌。

年衰喜晤忘机友,明日云山奈别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读李太白诗

神仙沦谪不为伤,何惜人间贬夜郎。

醉眼惊回唐社稷,谁人能识郭汾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