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中散草书

学书如学禅,心悟笔自到。

若非贤达人,安能字画妙。

鸟迹不必传,篆籀亦异好。

草圣实奇伟,变化不可料。

张颠号神特,酒酣一脱帽。

要识善用心,乃知皆同调。

近世有钟离,笔力绝能绍。

不必卫夫人,自是过逸少。

浩如观波澜,划见鲸尾掉。

宛转或游龙,突兀忽峰峭。

精逸一何有,信是得其奥。

岂但挥端毫,亦足见风操。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钟离中散草书》由宋代诗人周行己所作,以“学书如学禅”开篇,巧妙地将书法与禅学相联系,揭示了书法艺术的深邃与高妙。诗中以“心悟笔自到”强调了书法创作中的心灵感悟与笔墨表达的内在联系,指出只有心性通达、领悟深刻之人方能写出妙笔生花的字画。

接着,诗人列举了多种书法风格,如鸟迹、篆籀、草圣,并特别提到了张颠的狂草,通过“酒酣一脱帽”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书法艺术中激情与个性的释放。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书法的精髓在于用心,认为真正的书法大家都是在追求相同的艺术境界。

后半部分,诗人赞扬了近世的书法家钟离中散,称其笔力非凡,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前人的艺术精神,不需依赖卫夫人的教导,已超越王羲之这样的大师。诗人以“浩如观波澜”、“宛转或游龙”等比喻,生动描绘了钟离中散草书的气势与美感,以及其中蕴含的深邃意境和独特风格。

最后,诗人总结道,书法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挥毫泼墨的动作上,更体现在书法家的风骨与操守之中,真正的书法艺术是心灵与技巧的完美结合,是艺术家个性与情感的自然流露。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钟离中散的草书艺术,也深刻揭示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精神内涵。

收录诗词(160)

周行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都门

攘攘宇宙内,经营固多端。

有求皆劳生,此身岂能安。

艰难出都门,所历百辛酸。

秣马临远道,欲去复盘桓。

久客人情深,决别泪汍澜。

亲知无别语,劝我但加餐。

去去忍回首,西望路漫漫。

缅怀白云下,矫首时独看。

平生扁舟兴,来此事征鞍。

来时颜色好,归时衣裳宽。

上马不能恨,下马不敢叹。

但愿还家乐,不辞行路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题永宁传舍

浩浩车马迹,往来各有求。

而我亦何为,行役不得休。

惊风吹沙砾,草木春不柔。

荒山相经互,渭水日悠悠。

下马古驿亭,开轩竹修修。

飒飒爽气入,得慰征途忧。

移床取一息,摵摵如清秋。

永愿息鞍马,何当具扁舟。

我生湖海间,筑居必清幽。

城南五亩宅,山高水亦流。

家园千木奴,不贵万户侯。

既输东皋税,一饱亦易谋。

藐然尘嚣外,荣贵如浮沤。

咄咄狂痴子,胡为此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谢黄袭明吴君宝见访

平生敬爱人,经月不一面。

出处各有道,淡泊终所愿。

避喧繁台寺,稍息奔走贱。

岂是蒋诩人,佳客来不倦。

不责礼数优,草草具盘馔。

为歌朱丝弦,知音我所恋。

日暮翩然去,思君情如线。

乘兴还一来,慎莫比秋扇。

形式: 古风

送王六簿康朝之长安

君官洛水北,门前是官路。

官路尘土多,君行向何处。

晨朝束行李,西望长安树。

惨惨寒风吹,行人不敢顾。

古来行路难,君行慎许与。

故人日已新,新人即复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