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叹三首(其一)

秋日苦短秋云多,北风萧萧洛水波。

□□□□□□□,长林撑空叶馀柯。

鸣雁高飞去不息,晚花悠悠能几何。

洛阳经年客未去,岁暮搔首空悲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秋天的日子短暂而云层繁多,北风吹过洛水泛起波澜。
寒霜满地,树木只剩枝梢在风中摇曳。
大雁高飞不停歇,傍晚的花朵又能维持多久呢。
在洛阳的游子多年未归,年末时抚摸着头颅徒然悲伤歌唱。

注释

秋日:秋季。
苦短:短暂。
秋云:秋天的云。
北风:寒冷的北风。
洛水:洛河。
波:波纹。
撑空:支撑天空。
叶馀柯:树叶仅剩枝干。
鸣雁:雁群发出叫声。
高飞:向高空飞翔。
去不息:不停止飞行。
晚花:傍晚的花朵。
几何:还能维持多久。
洛阳:古都洛阳。
经年:多年。
客未去:游子未离开。
岁暮:年末。
搔首:用手抓头。
空悲歌:徒然悲伤地唱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日的萧索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秋日苦短秋云多”表达了时间飞逝,秋天来得快去得也快,而秋云则如同无尽的忧愁。紧接着,“北风萧萧洛水波”则形象地描绘出秋季北风吹拂洛河时的景象,给人一种凛冷与动荡的感觉。

“长林撑空叶馀柯”,通过高大的森林和零落的树叶来展示自然界的衰败,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接下来的“鸣雁高飞去不息,晚花悠悠能几何”则是借助大雁的高飞和晚开的稀少花朵,表达出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末尾两句,“洛阳经年客未去,岁暮搔首空悲歌”,诗人在洛阳城中已久居,但心中的不舍与离愁如同岁月的流逝一般无法挽留,只能在岁末时光轻拂头发,唱出一曲空寂的悲歌。这两句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常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

岁暮淮阳客,贫閒两有馀。

朝昏面壁坐,风雪闭门居。

老去深依佛,年衰更嗜书。

未能忘素业,聊用慰穷途。

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

鸡豚来近舍,舂汲赖邻夫。

雪压移来竹,霜萎自种蔬。

乌皮蒙燕几,褐帽裹僧颅。

肉似闻韶客,斋如持律徒。

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

已病药三暴,辞贫饭一盂。

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

宵寐衾铺铁,晨炊米数珠。

木镵随杜胫,葛制暖韩躯。

时命今如此,功名已矣乎。

谈愁风射马,拙待兔逢株。

久慕香城乐,深谙梦境虚。

谁怜九顿首,正有一长吁。

瞻望身空老,苍茫岁欲除。

何当闻妙诲,黥刖待完肤。

形式: 排律

岁暮闲韵四首(其四)

岁暮柯山客,端居欲滞淫。

空山唯古木,短日更层阴。

水国风霜晚,幽人井硙深。

年饥无贷粟,冬暖有残砧。

静枕闻鸣雁,开门对远林。

乌宾朝日上,鸡送曙河沉。

今古竟一致,乾坤固有心。

悲歌激壮气,未觉鬓霜侵。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岁暮闲韵四首(其二)

岁暮柯山客,萧条酒一樽。

贫闲缘事少,老冷赖炉温。

草木千山麓,蓬茅数亩村。

相逢半农圃,无事理鸡豚。

落井吹鸣碓,横参对掩门。

人归邑犬吠,江黑夜虹翻。

栉感颠毛减,书愁病眼昏。

按方成小酿,徵古搆新文。

默喻乾坤意,静看魑魅奔。

何须叹虎兕,吾道古来尊。

形式: 排律

岁暮闲韵四首(其一)

岁暮柯山客,端居不出门。

风烟限僻壤,闾井若荒村。

江鸟占寒暑,楼笳报晓昏。

风枝吹断蔓,霜叶拥陈根。

慷慨看星剑,烦愁泥酒樽。

孤烟吹日晏,寸炭语宵分。

未肯伤麟泣,还须视舌存。

可能天理错,难与俗人论。

魑魅徒为尔,枭鸾竟异群。

江湖休浩渺,心拱北辰尊。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