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贵白畬斋

海山作农农较苦,累级开畬烧宿莽。

畬成得粟不偿劳,岁晚空瓶误饥鼠。

不如陈郎腹果然,日日闭门耕纸田。

馀粮尚许饷远客,植来时和南风篇。

形式: 古风

翻译

海边山上种田人辛苦,一级级开辟荒地焚烧杂草。
垦荒虽成收获却不足补偿辛劳,年终收成空空如也,只能引来饥饿的老鼠。
不如陈郎饱腹无忧,每日关门在纸上耕耘。
剩余的粮食还肯分给远方的客人,写下诗篇赞颂南风的和煦。

注释

海山:形容偏远或艰难的环境。
农:农民。
较苦:非常辛苦。
累级:逐级、一步步。
畬:新开垦的土地。
烧宿莽:焚烧原有的杂草。
偿劳:补偿辛劳。
岁晚:年底。
空瓶:无收成的空罐子。
误:招引。
陈郎:泛指生活富足的人。
腹果然:肚子充实。
耕纸田:比喻在纸上写作。
馀粮:剩余的粮食。
饷:供给。
远客:远方的客人。
植来时:种植的时候。
南风篇:赞美南风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诗人对陈贵白先生生活方式的评价。首句“海山作农农较苦”直接点出农事在海边山地尤为艰难,劳动强度大。接着,“累级开畬烧宿莽”形象地描述了开辟新田地的过程,焚烧杂草以清除障碍,显示出农人的辛勤与坚韧。

“畬成得粟不偿劳”表达了农人付出的辛劳可能收获不多,一年到头的努力可能仅够糊口,甚至有时还会被饥饿的老鼠侵扰。“岁晚空瓶误饥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贫穷与无奈。

诗人将陈贵白的生活方式与上述辛苦的农耕生活进行对比,称赞他“不如陈郎腹果然”,意指陈贵白过着清贫但精神富足的生活,每日闭门读书,耕耘于知识的“纸田”。他的学问深厚,甚至还能将剩余的粮食分享给远方的客人,显示出其慷慨与学识的丰收。

最后两句“馀粮尚许饷远客,植来时和南风篇”则以诗意的方式表达,陈贵白不仅自给自足,还乐于分享学问,如同南风吹拂下的田园诗篇,富有哲理和文化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农耕生活的艰辛,赞美了陈贵白选择清贫而充实的读书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精神追求的肯定。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陈高士所藏冬青枝上白头翁画

飞高得珍丛,青子饥可食。

不知何忧愁,二鸟头亦白。

道人天机深,清斋意相许。

赖汝不能鸣,一鸣嫌杀汝。

形式: 古风

题范道士来鹤亭

仙客已骑黄鹤去,道人自爱白鸥閒。

白鸥万里犹可狎,黄鹤已去何由还。

借君刚风七龙辔,返此灵物三神山。

天空海阔望不极,回首正落樊笼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题赵子昂画马

赵子奇才似天马,顷刻飞龙生笔下。

画成抚卷复长歌,坐客喧喧不停写。

蹄势经鞭秋跌荡,鬃毛出跣风萧洒。

似嫌文绣减天真,尽脱鞍鞯辔轻把。

青袍洗足巧眉睫,驮坐奚官亦闲雅。

我来一见惊欲拜,曾识鸾和趋庙社。

千金朽骨古犹惜,况此难分毛色假。

瑶池路断伯乐尽,日暮嘶鸣气喑哑。

为君昂首一慰意,犹胜无逢老岩野。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赠天台潘山人

老潘双眸如绀珠,带以秋阳朝露之清腴。

山形水态出没千百变,经君指顾不得藏锱铢。

我昔少年好狂走,风餐雨沐逐逐忘朝晡。

至今卧游想共处,但觉云涛烟瘴千里行须臾。

匡庐春风钟阜云,彭浪之矶大小飞来孤。

秦淮震泽洞庭野,峨眉缥缈南接五岭东苍梧。

归来把锄剡山下,有时一竿钓月贺家湖。

笼鹰枥马困羁束,每逢风鸣草惊动号呼。

闻君谈诊到骨髓,褰衣振迅恨不六翮生形躯。

寻牛卜龙古所有,君家祖孙三叶传青乌。

人言河流可移山可凿,秦皇汉武已类愚公愚。

相留徘徊山南山北一百里,胜处忽然开酒壶。

问渠刘伶一童一锸欲何用,且可从我日日醉倒黄公垆。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