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王氏园亭周围宁静而幽美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林、危亭、涧水、黄叶、红葵、幽禽、晚蝶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首联“细径云林底,危亭涧水湄”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深入云雾缭绕的树林之中,一座摇摇欲坠的亭子坐落在溪流边的峭壁之上,展现出一种险峻而又神秘的景象。
颔联“秋先殒黄叶,寒未老红葵”则进一步点明季节特征,秋天来临,黄叶纷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而红葵虽未完全凋零,却也透露出一丝寒意,暗示着冬天即将来临。
颈联“嚼句幽禽答,寻花晚蝶随”生动地描绘了园中生物的活动。幽禽似乎在回应诗人的吟咏,晚蝶则追逐着花朵翩翩起舞,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生机感。
尾联“无人共幽兴,思与野僧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希望与隐居的僧侣共享这份幽雅的乐趣,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园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