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将真性染埃尘,为有烟霞伴此身。
带日长江好归信,博罗山下碧桃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骈的作品,名为《寄题罗浮别业》。从这短短四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不将真性染埃尘”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让自己真正的本性被世俗的烦恼所玷污,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这个愿望在“为有烟霞伴此身”中得到了延伸,烟霞象征着一种仙境般的存在状态,诗人希望能够永远伴随着这份超凡脱俗的气息。
“带日长江好归信”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景。这里的“带日”可能是指在长江边上,一边享受阳光一边观赏江景,这里有“归信”的字眼,意味着对某种简单而纯粹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博罗山下碧桃春”则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博罗山是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著名山脉,而“碧桃春”则让人联想到那里的春天,桃花盛开,色彩鲜艳而又宁静。这一景象不仅美化了诗人的居所,也映射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个人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
不详
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
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
长川终日碧潺湲,知道天河与地连。
凭寄两行朝阙泪,愿随流入御沟泉。
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二年边戍绝烟尘,一曲河湾万恨新。
从此凤林关外事,不知谁是苦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