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过子陵故祠》。诗中描绘了对古代贤士子陵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句“帝念先生素所亲”,开篇即点明皇帝对子陵的深厚情感,子陵曾是皇帝亲近之人。然而,“殊恩终不顾丝纶”一句转折,表明子陵不为皇恩所动,拒绝参与朝廷事务,体现了其高尚的节操和对权力的淡泊。
“图勋耻预凌烟像,辞贵甘为掷钓人”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子陵的志向与选择。他不愿参与功名图绘于凌烟阁,宁愿辞去高位,甘愿成为垂钓之人,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云水孤高教适意,俗风奔竞使还淳”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子陵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云水之间,子陵独享自在,远离尘嚣,使得世俗之风得以回归淳朴。
最后,“如今丘壑无遗士,天子思贤号圣神”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后世对子陵的怀念与敬仰。即使在今日,子陵这样的贤士依然受到推崇,天子也因怀念贤才而被赞为圣明君主。
整首诗通过对子陵生平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和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