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蔡天启三首(其二)

蔡子勇成癖,剑可万人敌。

读书百纸过,颖锐物不隔。

开口取将相,志气方自得。

偪仄何偪仄,未见有一获。

萧条两翅蓬蒿下,未能生彼升天翼。

焉能学堂上燕,绚练新羽翮。

形式: 古风

翻译

蔡子的勇气已成习惯,他的剑法足以抵挡万人。
他读书过目百篇,智慧敏锐无物能阻隔。
他开口谈论将相之才,志向高远自信满满。
然而身处狭窄,为何如此逼仄,从未见他有所收获。
在荒凉的草丛中,他的翅膀如同萧瑟,无法展翅高飞。
又怎能期待他在学堂之上,如同燕子般展翅飞翔,羽翼渐丰。

注释

蔡子:人名。
读书:阅读。
百纸:很多书。
颖锐:聪明敏锐。
将相:古代高级官员。
志气:志向。
自得:自信满足。
一获:一次成功。
萧条:荒凉。
蓬蒿:野草。
学堂:学校。
绚练:磨炼。
新羽翮:新生的翅膀。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蔡子勇的英勇和才华,以及他的抱负和未来的愿景。"成癖"一词形容其坚定不移的心志,"剑可万人敌"则是比喻他的才能能够使他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可忽视的人物。"读书百纸过,颖锐物不隔"表现了蔡子勇的博学多才,不论阅读什么样的文章,都能一目十行,领悟其中深意。"开口取将相,志气方自得"则显露出他胸怀壮志,渴望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选贤任能。

然而,诗中也透露了蔡子勇目前的处境和未来的憧憬。"偪仄何偪仄,未见有一获"表达了一种困顿无为的状态,他虽然有才能,却暂时没有得到应有的成就或认可。接下来的两句"萧条两翅蓬蒿下,未能生彼升天翼"则是通过比喻手法,表明他如同蓬蒿之鸟,虽然有飞翔的愿望,却还不能真正展翅高飞。

最后一句"焉能学堂上燕,绚练新羽翮"借燕子的形象,表达了蔡子勇对知识和修养不断追求的态度,以及他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最终能够达到理想中的境界。这首诗充满了对蔡子勇个人品质与抱负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王安石作为作者,对人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着深刻的理解。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示蔡天启三首(其一)

蔡子勇成癖,能骑生马驹。

铦锋莹鸊鹈,价重百砗磲。

脱身事幽讨,禅龛只晏如。

划然变轩昂,慎勿学哥舒。

形式: 古风

示德逢

先生贫敝古人风,?想柴桑在眼中。

怜悯鸡豚非孟子,勤劳禾黍信周公。

深藏组丽三千牍,静占宽闲五百弓。

处世但令心自可,相知何藉一刘龚。

形式: 七言律诗

仲明父不至

月出映沟坻,烟升隐墟落。

寒鱼占窟聚,暝鸟投枝泊。

亭皋闭晚市,陇首归新穫。

伫子终不来,青灯耿林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

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

于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

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

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

忆公营濑乡,许我归作客。

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

得子如得公,交怀我忻戚。

漂摇将安往,税驾止一昔。

寤言且勿寐,庶以永今夕。

何时复能还,裹饭冶城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