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碧堂

黄河一清三千年,行潦灭没昆仑源。

我当濯足万里外,却怪尘土生青天。

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砺砥。

三江五湖不敢流,沧海无风清见底。

沅湘有脉通神州,乾坤无根元气浮。

青天在下水在上,铸出一片玻璃秋。

道人对此心自定,冷射瞳光双月影。

玲珑凿开云雾窗,悟作虚空大圆镜。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澄碧堂》由元末明初诗人唐珙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澄碧透的自然景象,以黄河、昆仑、曹溪、太阿、三江五湖、沧海、沅湘、青天与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首句“黄河一清三千年,行潦灭没昆仑源”以黄河的清澈与昆仑山的源头相呼应,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深远。接着,“我当濯足万里外,却怪尘土生青天”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的愿望。随后,“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砺砥”通过对比曹溪的清澈与太阿剑的锋利,强调了细微之处的纯净与力量。

“三江五湖不敢流,沧海无风清见底”描绘了广阔海域的宁静与清澈,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宇宙的和谐。接下来,“沅湘有脉通神州,乾坤无根元气浮”通过沅湘河流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宇宙的奥秘。

“青天在下水在上,铸出一片玻璃秋”将青天与水面比作玻璃秋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最后,“道人对此心自定,冷射瞳光双月影。玲珑凿开云雾窗,悟作虚空大圆镜”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宁静与洞察,以及对宇宙真理的领悟,仿佛透过窗户看到了虚空中的大圆镜,映照出万物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宇宙真理的深刻感悟,以及追求内心纯净与和谐的愿望。

收录诗词(8)

唐珙(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诗人。其父南宋义士、词人唐珏在至元中与林景熙收拾宋陵遗骨,重新安葬,并植冬青为识。在乡里以诗知名,但所作传世不多。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元诗选补遗》小传

  • 字:温如
  • 籍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墨兰

瑶阶梦结翠宜男,误堕仙人紫玉簪。

鹤帐有春留不得,碧云扶影下湘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赵文敏书洛神赋

当年子敬洛神赋,欧褚临摹不知数。

世人惟重十三行,真赝难分争抵捂。

赵公书法宗二王,手写全篇复前古。

上追黄庭下乐毅,善刻唐临俱未许。

残编断简久脱略,赵璧随珠获全睹。

宓妃夜走天吴奔,骊龙腾骧老蛟舞。

人间欲见不易得,往往收藏秘天府。

江南故家多好事,一纸宁论白金估。

临池墨笔尽飞动,贯月虹光夜吞吐。

愿加十袭重珍护,却恐雷霆来下取。

形式: 古风

送张修撰养正擢佥都御史北巡

君不见居庸山高石磊磊,西来太行走东海。

谁遣重城叠嶂居其间,万古神功荷真宰。

南则龙楼凤阙高巑岏,北则诸州列镇相钩环。

胡沙旧路通龙门,马营独石俱藩垣。

圣朝疆域过前古,俯视朔漠之地皆中原。

坐开明堂抚寰中,帝遣良臣镇兹土。

满朝冠盖瞻风云,出塞旌旗拥貔虎。

张君能文复能武,胸中武库森戈矛,笔下词锋走风雨。

平生耻学儒生酸,气作虹霓向空吐。

朝游玉堂暮乌府,平步青云若廷庑。

手持娲皇五色之琼瑶,仰睇高天为天补。

豸冠白简凌秋霜,都城满路生辉光。

共道台臣出中秘,不比御史尚书郎。

衣冠此事亦希有,先朝以来重纪纲。

北门锁钥付公等,城堑万仞同金汤。

东北诸部尚未降,狼烟羽檄遥相望。

地接云中入河外,猛士夜起提干将。

当令关城三百六十里亭障,虽有道路无豺狼。

吁嗟乎,居庸真险不可当,雄才逸气直与山颉颃。

诸候有道四夷服,圣德浩荡被八荒。

麒麟高阁摩空苍,岩廊屹立中昂藏。

金书铁券何煇煌,君乎早归来,毋为滞此天一方。

形式: 古风

寿岂堂歌

罗先生,晚翠之子,德安之孙,清谈玉雪颜春温。

文贞公,学行世所尊。

先生年二十游其门,两家子姓诸弟昆。

衣冠器业朴且敦,嗟哉典刑今尚存。

先生六经饫千古,中年作官向吴楚。

当时弟子数百人,三十年来半台府。

先生朝投章,暮解组,箕裘之子能继武,吾复何为走尘土。

有田可耕,有溪可渔。先生之庐,左琴右书。

岂徒玩风月,亦以忘形躯。

北堂老妪头总白,筋力矍铄不与儿童殊。

向来东游复西客,梦寐得返山林居。

山中之乐乐只且,人皆不足我有馀,嗟此不饮将何如。

登庙廊,望江海。

谁其作歌歌寿岂,先生诸郎我寮采。

尊前桂酒绿正浓,篱下菊花黄可采。

方当再拜祝眉寿,不得登堂共斑綵。

愿同七十还归来,门外竹林青未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