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瑞安

我家古乐成,老未识安固。

偶把清源麾,首问南塘路。

解维日已晏,入境天欲莫。

张子自陶山,扁舟惠然顾。

沈君壮年别,相见发垂素。

访旧多不存,来观莫知数。

平原二十人,邂逅喜相遇。

谓我宜少留,欲敕不腆具。

我驱不敢疾,曲为一宵住。

临江有高阁,登览可以赋。

澜同孟子观,目作少陵注。

灯火照鱼龙,谈笑惊鸥鹭。

衔杯乡意浓,窃食君恩误。

晨起酒未醒,潮来报催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十朋在访问瑞安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风光的描绘。

首句“我家古乐成,老未识安固”,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接着,“偶把清源麾,首问南塘路”则展现了诗人对探寻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解维日已晏,入境天欲莫”描绘了诗人乘船进入瑞安时的景象,夕阳西下,夜幕将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而“张子自陶山,扁舟惠然顾”则通过友人的来访,增添了旅途中的温暖与喜悦。

“沈君壮年别,相见发垂素”表达了与老友重逢的感慨,岁月流逝,两鬓斑白,但友情依旧深厚。接下来的“访旧多不存,来观莫知数”则流露出对故人离散的无奈与哀伤。

“平原二十人,邂逅喜相遇”描述了与众多友人的相聚,欢声笑语中充满了惊喜与快乐。“谓我宜少留,欲敕不腆具”则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与款待之周到。

“我驱不敢疾,曲为一宵住”表现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珍惜,即使时间紧迫,也不愿匆匆离去。“临江有高阁,登览可以赋”则引出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与创作的冲动。

“澜同孟子观,目作少陵注”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灯火照鱼龙,谈笑惊鸥鹭”描绘了夜晚江边的热闹场景,灯火映照着水中的鱼儿,谈笑声惊动了飞翔的鸥鹭,生动而富有诗意。

“衔杯乡意浓,窃食君恩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晨起酒未醒,潮来报催渡”则以清晨的景象收尾,酒意未消,潮水已至,预示着旅程的继续。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文学传统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多面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赠沈敦谟

三十年前砚席同,怀人长在梦魂中。

徒劳州县知何补,高蹈丘园不是穷。

历问旧游多故鬼,偶馀我辈亦衰翁。

相逢又却匆匆别,无复从容似泮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观潮阁

高临无地屹山腰,今古知观几度潮。

水鉴挂空波正满,鲸鱼八穴浪还消。

雷初出地神龙怒,银忽成山海若骄。

圣世风涛合平静,不应泛溢似唐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访曹梦良

我自箫峰下,遥来访许峰。

川涂何敢惮,笔砚久相从。

故里行将远,吾人岂易逢。

何当继韩孟,相逐似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凤凰岩

凤鸟久不至,胡为于此藏。

德辉如可览,应不恋高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