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戏马台的历史遗迹与凄美故事,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深思。首联“荒台寂寞挽彭城,戏马台留身后名”以戏马台为中心,点出其虽处荒凉却因历史人物而留名的特质,引人入胜。颔联“亚父既归秦鹿逐,虞姬未别楚歌声”通过亚父和虞姬的故事,展现了英雄末路与美人迟暮的悲壮情感,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交织在一起。颈联“路迷道失骓难逝,人去台空草自生”则进一步渲染了戏马台的荒凉景象,以及物是人非的感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尾联“载酒欣然穷胜力,舒怀不尽古今情”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诗在描绘戏马台的同时,也借古喻今,抒发了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