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张百熙先生,其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尤为凸显。上联“握学校科举兴废大绾枢”描绘了张百熙在教育改革中的核心角色,他一手推动了学校制度与科举制度的变革,对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下联“遗疏一篇,犹复鸣悽念朝政;与仪徵河间耆宿同谥典,春风十载,何堪涕泗哭先生”则表达了对张百熙逝世的哀思与怀念。遗疏中满含对朝政的关切,显示了其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与责任感。与仪徵河间的前辈一同被追赠谥号,象征着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春风十载的比喻,既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喻了张百熙在世时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与影响,如今却已物是人非,不禁让人泪如泉涌,表达出深切的哀悼之情。整体而言,此联不仅颂扬了张百熙在教育领域的丰功伟绩,更深刻地传达了对其离世的悲痛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