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年梦溪,甲戌春偕计北上,路过兴济,壁间有五言长律一章,墨沈犹新而不着姓氏。诗曰

十载攻黄卷,千锤炼碧铜。

诗书销气节,岁月老英雄。

偶着飞仙舄,常乘破浪风。

锄奸头已断,论赏剑无功。

穑事催秧马,春游斗草虫。

太平闲煞我,一笑绿云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读诗书、历经岁月的老英雄形象,他以诗书磨砺心志,以岁月见证英雄气节的消长。诗中既有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联“十载攻黄卷,千锤炼碧铜”,以“黄卷”喻指书籍,形容诗人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攻读;“碧铜”则象征经过千锤百炼的坚韧品质,展现其在知识与意志上的双重磨砺。

颔联“诗书销气节,岁月老英雄”,揭示了诗书不仅滋养了人的精神世界,也逐渐消磨了年轻时的锐气与豪情,岁月的流逝让英雄渐显苍老,但其内在的气节依然坚不可摧。

颈联“偶着飞仙舄,常乘破浪风”,通过想象中的“飞仙舄”(仙人的鞋子)和“破浪风”(劈开波浪的风),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却怀有超凡脱俗的理想追求和不畏艰难的勇气。

尾联“锄奸头已断,论赏剑无功”,描述了诗人面对邪恶势力时的决绝态度,即使头颅已断,也不忘锄奸除恶,然而在论功行赏之时,剑却未见功绩,暗含了对世道不公的无奈与讽刺。

接下来的两联“穑事催秧马,春游斗草虫”,转而描写农事繁忙的景象和春天里孩子们嬉戏的情景,展现了生活的另一面,既有辛劳也有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最后,“太平闲煞我,一笑绿云中”,在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背景下,诗人却感到无所事事,只能在绿云(可能指青翠的山林或青色的云彩)中一笑,既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自嘲,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理想与抱负的渴望未能实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英雄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丰富的人生体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3)

马星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同年梦溪,甲戌春偕计北上,路过兴济,壁间有五言长律一章,墨沈犹新而不着姓氏。诗曰(其一)

敢云朋旧遍长安,始信风尘物色难。

笑我相非天下士,如何未作布衣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陈同年梦溪,甲戌春偕计北上,路过兴济,壁间有五言长律一章,墨沈犹新而不着姓氏。诗曰(其二)

碧落云飞风色秋,苍茫烟点指齐州。

蓬莱仙阁非难到,萸菊期君插满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咏王烈女(其一)

臣不幸死忠,女不幸死节。

泰山与鸿毛,一死轻重别。

王家有女住会川,幼与徐氏缔良缘。

于归有期占燕喜,岂知事变仓猝起。

狂子入我室,感悦身孤危。

投梭大骂尔何为,我颈可以断,我心不可移。

须臾娇颜刃下死,道光己亥三月二日之未时。

悲风四起日昏黑,皇天后土惨无色。

但留双眸炯炯光,生不敌贼死捉贼。

风动锒铛入狱门,鉴此可以慰贞魂。

何时沥尽仇人血,摘心列祭如鸡豚。

官为请旌朝门许,坊表峨峨典重举。

到此死却贤于生,生时谁知王烈女。

形式: 古风

咏王烈女(其二)

容毁不复全,臂断为复续。

此身冰与玉,肯为强暴辱。

落落清风岭,哀哀摩笄山。

此心等铁石,生死须臾间。

吾不见侍中溅血有几许,杲卿骂贼谁为侣。

丈夫就义自古难,吁嗟乎,王烈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