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乡亭

长亭日已暮,驻马暂盘桓。

山川杳不极,徒侣默相看。

云夕荆台暗,风秋郢路寒。

客心一如此,谁复采芳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长亭夕阳西下,我勒马停留徘徊。
山川遥远无边,旅伴默默相对无言。
傍晚云雾笼罩着荆台,秋风吹过郢路带来阵阵凉意。
我的心境如此,还有谁能去采摘芬芳的兰花呢?

注释

长亭:古代路边供人休息的亭子。
暮:傍晚,黄昏。
驻马:停下马匹。
盘桓:徘徊,逗留。
杳不极:遥远无尽。
徒侣:同行的伙伴。
默相看:默默地互相看着。
云夕:傍晚时分的云层。
荆台:古代楚国的名胜之地。
郢路:指通往郢都的道路。
寒:寒冷。
客心:旅人的内心感受。
采芳兰:比喻寻找贤才或美好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人在傍晚时分停留于乡间亭院的景象。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美与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

"长亭日已暮,驻马暂盘桓",诗人以此开篇,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中的停歇。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景象,也传递出一种静谧与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的"山川杳不极,徒侣默相看"则通过广阔无垠的山川来喻示自己的孤单与心灵深处的共鸣。"徒侣"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周遭景物的观察,也反映出他内心的沉思。

"云夕荆台暗,风秋郢路寒"两句,通过云的聚散与风的冷清,增添了一种萧瑟的季节感。"荆台"和"郢路"则是具体的地名,但在这里被用来营造一种遥远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情景。

最后,"客心一如此,谁复采芳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对美好事物无力回天的无奈。这里的"芳兰"既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景色,也可喻指那些难以触及的情感或是生活中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

郑德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骥呈材

毛骨合天经,拳奇步骤轻。

曾邀于阗驾,新出贰师营。

喷勒金铃响,追风汗血生。

酒亭留去迹,吴坂认嘶声。

力可通衢试,材堪圣代呈。

王良如故盻,垂耳欲长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春台晴望

追赏层台迥,登临四望频。

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

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

迁莺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万蕴千牌次碧牙,缥笺金字间明霞。

形式: 押[麻]韵

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