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渡

香溪渡头春雨时,溪风吹青杨柳枝。

溪头死者苦无数,白骨累累知是谁。

舟中老人向人语,此徒乃是良家子。

一身去家充海军,劄砦香溪渡头水。

大军万马西南来,赤帜白日青天开。

奈此纵横肆血气,至今白骨堆青苔。

君不闻圣人用兵不得已,伐暴胜残济时起。

锋镝之下不可容,要在人心识天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香溪渡》,由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诗中描绘了香溪渡头春雨时节的景象,溪风轻拂着青翠的杨柳枝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然而,诗的主题却转向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诗人通过描述渡口旁白骨累累的景象,以及舟中老人讲述的故事,揭示了战争给无辜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这些“此徒”原本是良家子弟,因各种原因被迫投身军旅,最终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诗中提到的大军南下,旗帜飘扬,预示着战争的来临,而“奈此纵横肆血气,至今白骨堆青苔”的描述,则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

最后,诗人引用了“圣人用兵不得已,伐暴胜残济时起”的诗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强调了在战争的残酷面前,保持人心中的天理与道德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描绘战争场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性、道德以及战争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寓史相故宅用郭奎夜吟韵

金张第宅连云树,凤筦鹍弦语春雾。

尊前月落人未眠,门外乌啼天欲曙。

秋风萧萧吹客衣,堂上主人胡不归。

雕垣粉剥野鼠窜,夹道草深官马稀。

呜呼蜉蝣朝生悲暮死,荆卿长歌手挟匕。

鹿门乃有庞德公,白头采芝近乡里。

形式: 古风

题僧巨然层岚春霁图

袁一无,沧海客,瀛洲仙,貌如秋鹤照野田。

手持层岚春霁图,云出画师僧巨然。

笔踪茫昧不可识,但见粉墨剥落生云烟。

青鞋布袜者谁子,一琴一鹤相后先。

山中酒熟鸣夜泉,碧桃流水春风前,朗吟一醉三千年。

不知何处有此景,兴来欲放西津船。

与君笑傲金焦巅,与君笑傲金焦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卜子敬所画脩竹轩图为夏仲南赋

道人家在南山巅,长日罢读秋水篇。

迩来种竹不数本,稍觉窗户生云烟。

龙稍交交翠欲举,恍疑泊近湘江渚。

鸾凤翻影云背来,高处风惊夜深语。

东湖隐者亦好歌,手把绿玉披紫荷。

清晨梳头踏曙色,到此徙倚聆秋珂。

卜君之画迥不俗,卜君之容美如玉。

明朝拟买好东绢,请君写我筼筜谷。

形式: 古风

幽远亭

曲阳城外佳林苑,翠竹苍松夹清浅。

诛茆飞构凌窅冥,伫目幽观极深远。

李侯伯仲神仙人,棣花辉映兰玉春。

当时起坐此亭上,挥洒翰墨成天真。

一别流光去如水,亭榭荒凉日倾圮。

松楸偃蹇双墓间,狐兔纵横夕阳里。

迩来感慨江之东,白云知子来秋空。

神悽意怆思莫极,为把浊酒临北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