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蒙愠未能忧悄悄,得闲时复醉昏昏。
知君亦学无言语,岂悟维摩不二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孙推官朴见寄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人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自己的心境:在忙碌中感到轻微的不满和忧虑,只有在闲暇时才能借酒暂时忘却。他了解朋友孙推官也在学习无言之教,暗示对方可能正在追求某种深层次的智慧,就像佛教中的维摩诘不二法门,即超越言辞直接领悟真理。整首诗寓含哲理,体现了宋诗的内省与交流特点。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二君豪俊并侯家,歌舞争妍不受誇。
闻道肌肤如素练,更堪鬓发似飞鸦。
太学群游经最明,青衫憔悴竟何成。
齑盐仍作当年味,名誉飞蝇过耳声。
掷简摇毫气吐虹,兴馀庭药咏残红。
今宵文字知无几,鼾睡帘中笑二公。
不悟身边一斗红,圣贤随世亦时中。
何人知有中书巧,缚送能书陈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