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望岳亭诗(其二)

望岳亭前一凭栏,秋云萧索水光寒。

北人解道衡山远,此地衡山已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望岳亭前凭栏远眺的景象,以秋云、水光、衡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寒意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北人的认知与自己的实际观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独特理解的感慨。

首句“望岳亭前一凭栏”,简洁地点明了地点和动作,将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接着,“秋云萧索水光寒”一句,运用了“萧索”和“寒”两个词,不仅描绘了秋天云层稀疏、水面泛起寒意的画面,也暗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绪。这样的景致,让人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变化,同时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思考。

“北人解道衡山远,此地衡山已背看。”这一句则巧妙地引入了对比手法,通过北人对衡山距离的认知与诗人实际所见的衡山景象形成对比,突出了个人体验的独特性。这里的“衡山”既是地理上的山峰,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强调了主观体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我情感的细腻表达。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宋代诗歌中注重意境营造和情感抒发的特点。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雪后行小园

一尺春泥频侧足,半池天水欲清神。

柳黄梅白贪回首,惊起啼鸦雪洒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水仙花

早于桃李晚于梅,冰雪肌肤姑射来。

明月寒霜中夜静,素娥青女共徘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饯送亭

还有柳枝能送客,而无桂树解留人。

离肠苒苒随征旆,愁绝江南日暮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竹鸡

惯听巴山杜鹃哭,饱闻湘岸鹧鸪啼。

浓云细雨黄昏暮,竹外传呼滑滑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