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其五)畸人

捐士自当捐,畸人岂必畸。

已痴勿下种,不俗谁能医。

作问青天下,沉碑碧水涯。

荃萎不改洁,惟有星辰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放言(其五)畸人》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与自然的独特见解。

首联“捐士自当捐,畸人岂必畸”,开篇即以“捐士”与“畸人”为喻,表达出对正直之士的推崇与对异类的宽容态度。这里,“捐士”象征着正直、忠诚之人,“畸人”则比喻那些与众不同、可能被视为异端的人。诗人认为,正直之士应当被尊重和推崇,而那些与众不同的个体并不必然就是“畸人”,他们或许只是在某些方面与主流不同,不应轻易贴上负面标签。

颔联“已痴勿下种,不俗谁能医”,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的理解。诗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已经表现出某种“痴”的特质,那么就不要再期待他改变或培养新的特质,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那些“不俗”的人,即那些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人,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治愈他们呢?这里暗含了对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

颈联“作问青天下,沉碑碧水涯”,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诗人仿佛在向天际发问,又似乎在碧水之畔留下石碑,以此来表达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这里的“青天”与“碧水”不仅营造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对宇宙真理和永恒价值的追求。

尾联“荃萎不改洁,惟有星辰知”,以“荃萎”(一种香草)自比,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改其本色的坚定信念。诗人坚信,只有星辰能够见证他的纯洁与坚持。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品格的自我期许,也是对宇宙真理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捐士”、“畸人”、“痴”、“不俗”等概念的探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诗中蕴含的哲理思考,以及对道德、人性和社会的反思,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放言(其六)埋马

埋马良多事,搴衣塞众疑。

危航螭妒影,破冢鬼舒眉。

恨水千年绿,怨峰百丈巇。

苍天老亦秃,白发尔须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放言.庸态(其七)五微

众贱有君子,能无庸态诽。

世之罪我是,人敢曰天非。

自此见蜚笑,偶然闻虎譩。

虫冰不可语,鳐以夜而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放言.落叶(其八)六鱼

不眠惊落叶,风雨一床书。

愚欲移王屋,智徒学志蜍。

饥来贫鬼粲,死去吊宾疏。

果尔生闾屈,何妨化白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放言.妇人(其九)七虞

徵兵岭剑急,竿木化鍪弧。

菅蒯生民尽,桑麻几处庐。

鱼绯赐侩市,肘印佩沽屠。

恤纬妇人事,平分与泽癯。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