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同治初年的边塞景象,以及词人对故土和朝廷的思念之情。"文襄座上横刀"一句,以文襄公(指左宗棠)的豪迈形象起笔,展现了当时的军旅氛围。"当时掾属半金貂"则暗示了官员们的豪华装束,反映出边疆的繁荣与威严。
"五载纛牙开府",五年间词人或其友人在边疆建立府署,显示出其在军事上的建树。然而,"几时笳鼓归朝"又流露出对回归朝廷、结束战事的渴望,表达了词人对家乡和和平的向往。
最后两句"崆峒长剑倚天高。惆怅玉关人老"更是直抒胸臆,以倚天长剑象征词人的壮志未酬,而"玉关人老"则表达了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边塞词,既有对战争功业的自豪,又有对归乡和安宁的期盼,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