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六)得新疆抚部书却寄

同治初元出塞,文襄座上横刀。当时掾属半金貂。

最数东亭年少。五载纛牙开府,几时笳鼓归朝。

崆峒长剑倚天高。惆怅玉关人老。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同治初年的边塞景象,以及词人对故土和朝廷的思念之情。"文襄座上横刀"一句,以文襄公(指左宗棠)的豪迈形象起笔,展现了当时的军旅氛围。"当时掾属半金貂"则暗示了官员们的豪华装束,反映出边疆的繁荣与威严。

"五载纛牙开府",五年间词人或其友人在边疆建立府署,显示出其在军事上的建树。然而,"几时笳鼓归朝"又流露出对回归朝廷、结束战事的渴望,表达了词人对家乡和和平的向往。

最后两句"崆峒长剑倚天高。惆怅玉关人老"更是直抒胸臆,以倚天长剑象征词人的壮志未酬,而"玉关人老"则表达了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边塞词,既有对战争功业的自豪,又有对归乡和安宁的期盼,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破阵子.再用晏元献韵

女诫数行亲写,佛灯一点长明。

书帙纤纤留粉印,骨节珊珊疑玉声。弄风罗扇轻。

对语燕欢莺喜,闲行月避花迎。

扑蝶祇嫌双钏重,斗茗刚能一水赢。因何太瘦生。

形式:

浣溪纱(其一)效花间集

欲寄青笺奈远何。楚衣越茗托微波。

些些香物未宜多。

蜡面手缄三道印,衣中心字两重罗。

拆书应是敛愁蛾。

形式:

浣溪纱(其二)

一寸垆灰一寸心。纤纤履迹在苔阴。

小楼前后费追寻。

湘管替描螺子黛,画罗教镂麝香金。

春闺影事一沈吟。

形式:

浣溪纱(其三)

夜合花开月上迟。溶溶脉脉倚栏时。

燕昏莺晓强禁持。

玳瑁斋期常止酒,荷花生日懒呈诗。

寂寥情绪有谁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