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
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
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秀才在深山中修炼的宁静生活。"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表达了秀才对学问的执着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儒指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则是道家的老子,这里暗示秀才在深山中研习儒、释、道三家的典籍。"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则形象地展示了秀才不问世事,只专注于修身养性和读书学习的生活状态。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象,"石围"可能指的是山中的一处泉水被巨石环绕,而"碧"形容泉水清澈见底;"秋落洞门虚"则是说到了秋天,大自然的色彩变得单调而深远,洞门前的景象显得空旷而又静谧。
最后两句"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表达了诗人对秀才的鼓励和期待,不必担心世俗对你的评价,因为你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里是你修养身心的地方。整首诗通过秀才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状态。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
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
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
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二生俱我友,清苦辈流稀。
旧国居相近,孤帆秋共归。
残阳沙鸟乱,疏雨岛枫飞。
几宿多山处,猿啼烛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