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沙行

钱塘江狭沙成路,潮水来时人欲渡。

沙随浪没未容知,人恐潮回且争去。

仓皇竞同蜂蚁奔,只尺直恐蛟鼍怒。

狂风一作浪如屋,可怜有时迫昏暮。

长江渺渺前无航,平沙茫茫绝归处。

几人到此不复反,海水西来更东注。

君不见祖龙英雄吞九州,临此江波尚怀惧。

济川舟楫果何人,莫说稻穰与芒履。

庞公今为鹿门行,将归更作盘沙赋。

我衰绝望钓连鳌,三复君诗返予步。

形式: 古风

翻译

钱塘江边沙滩成路,潮水上涨时人们想渡过。
沙子被潮水淹没,还未察觉,人们担心潮水退去会争先离开。
慌乱中如同蜂蚁奔忙,只差一步怕激怒蛟龙和鼍鱼。
狂风一起,浪涛如屋般高,有时临近黄昏让人无奈。
长江浩渺,前方无船可航,平坦的沙滩上没有归途。
有多少人到这里后不再回头,海水从西而来又向东流。
你没看到秦始皇那样的英雄,面对这江水仍心存畏惧。
过江的船只究竟在何处?别说稻草和草鞋,无人能解。
庞公如今已隐居鹿门,或许会写篇描绘沙洲的文章。
我年老力衰,对钓大鳌已无望,反复吟诵你的诗让我脚步缓行。

注释

狭:狭窄。
潮水:海潮。
渡:过河、渡江。
潮回:潮水退去。
蜂蚁:比喻人们的匆忙。
蛟鼍:古代传说中的水怪。
屋:形容浪涛高大。
渺渺:形容长江宽广无际。
稻穰:稻草。
芒履:草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潮汹涌、惊涛骇浪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力量搏斗的情形。开篇即以“狭沙成路”、“潮水来时人欲渡”勾勒出一幅紧张的人潮图,人们在强大的潮汐面前显得无比渺小和匆忙。

随后,“仓皇竞同蜂蚁奔”与“只尺直恐蛟鼍怒”则增添了慌乱和恐惧的氛围。这里的“仓皇”二字形容人群的混乱与急迫,而将人们比作“蜂蚁”,则更强调了在自然面前的微小与无助。

诗中,“狂风一作浪如屋”、“可怜有时迫昏暮”则用鲜明的笔触描绘出汹涌波涛的恐怖,人们在夕阳西下之际,更显得孤独无助。接着,“长江渺渺前无航”和“平沙茫茫绝归处”,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边的孤立与迷茫。

然而,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中,诗人并未忘记历史英雄的壮举。“君不见祖龙英雄吞九州,临此江波尚怀惧”一句,将读者带入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让人们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不仅要感受到其威力,更应铭记先贤之勇。

最后,“庞公今为鹿门行,将归更作盘沙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行程的期待与决心,而“我衰绝望钓连鳌,三复君诗返予步”的句子,则透露出一种对先贤作品的敬仰和自我文学创作的反思。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钱塘江潮的深刻感受,也体现了他对于历史、自然与个人命运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117)

任希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水乐洞诗

万舞列帝所,九韶奏虞庭。

群公日拱北,星斗光荧荧。

兹辰适休沐,联骑来郊坰。

爱此一泓玉,中有太古声。

细响叶宫祉,大音希咸茎。

自然天籁鸣,独许幽耳听。

镇以潜虬灵,卫以石兽狞。

佳哉乐兹游,驩言举彼觥。

谁欤昔经始,今已归明廷。

巨丽所未睹,幻眇真难名。

健笔哦五字,当代推善鸣。

清幽极模写,细读令人醒。

形式: 古风

赏桂(其二)

金英翠叶庇灵根,吹作清秋宝篆熏。

四客对花飞玉斝,八眉和叶舞红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遗安堂

苴茅动龚胜,屠昼恐王蠋。

二君夭天年,千载叹莫赎。

今代史伯存,危行光往躅。

繄昔开禧年,狂童叛吾蜀。

非招讵肯往,全身不受辱。

平林萃群鸮,高飞独黄鹄。

屹如中流柱,烱若昆山玉。

元气赖以存,馀风厉颓俗。

平生慕庞公,以安贻嗣续。

岂为万钟加,居然一丘足。

晚山云自归,春风草还绿。

代谢纷吾前,灵台独无欲。

一从身落南,先庐蜀江曲。

中间乱离瘼,几人惠文触。

烂额皆论功,考槃终不告。

临风一长谣,白驹在空谷。

形式: 古风

聚景园宴集

晚排阊阖披云雾,身蹑仙脩游禁宇。

始知天上自清凉,不信人閒有炎暑。

庭前青松笙竽声,望处红蕖锦绣云。

月卿领客意缱绻,冰盘照坐光缤纷。

薰堂尽却蒲葵扇,瑶阶细展桃枝簟。

加笾新采波上菱,如珠更剥盘中芡。

老罢惭无翰墨功,臭味喜入芝兰丛。

二妙不偕阿凤至,四老但许商山同。

明当入直须随仗,夕阳未下催归桨。

重城街鼓已鼕鼕,举头桂魄层霄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