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峨绝顶睹圆相佛光成长句二十韵

峨眉峻极西南著,万景庄严诸佛住。

高标天柱八纮张,雄镇坤维百灵赴。

我来雨霁群峰出,正值春暄三月暮。

上方解冻僧入岩,远俗来游客填路。

篮舆牵挽六十里,梯栈高低三万步。

鱼贯攀缘筋力疲,鸟腾陡绝神魂惧。

行经崖坂几萦曲,望极堪舆莽回互。

锦里遥看井底迷,雪山忽认屏间误。

幽岩得照石发彩,阴洞有声雷蓄怒。

楞伽仙音好鸟语,兜罗绵界神龙护。

沧海潮回波浪平,蓝田日暖烟霏布。

长虹欻放白毫光,淡墨俄瞻紫金聚。

应真飞锡众共睹,圆相摄身人自顾。

六牙白象恍当空,三足赤乌潜隐雾。

琉璃瓶莹秋月白,优昙花净含晓露。

瑞境旁连瓦屋起,合成一界如相附。

神灯夜从九顶朝,散作千山无尽炷。

肉眼亲观佛会开,凡躯恐逐仙风骛。

欲寻傅说箕尾间,休访君平斗牛度。

便排阊阖陟高圆,扰扰人寰何足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峨眉山高耸在西南之地,众多美景庄严地供诸佛居住。
山峰如天柱般矗立,笼罩八方,雄伟地镇守着大地,吸引众多神灵聚集。
我在此时雨后登临,群峰显现,正值春意正浓的三月傍晚。
冰层在上方融化,僧人进入岩洞,世俗游客纷至沓来,道路拥挤。
乘坐篮舆,我们艰难行走了六十里,梯栈高低起伏,总计三万步。
人们鱼贯而上,筋疲力尽,陡峭山路令人胆战心惊。
山路曲折,视野开阔,地形复杂,如地图般交错。
从远处看,井底仿佛一片锦缎,雪山错认为了画中的屏风。
幽深的岩洞被阳光照亮,石头闪烁,阴暗洞穴内似有雷声蓄势待发。
听到的是楞伽仙音般的鸟鸣,兜罗世界有神龙守护。
大海潮退,波浪平静,蓝田之地温暖如春,烟雾缭绕。
忽然间,一道长虹绽放出白毫之光,淡墨中又见紫金色的聚集。
如来飞升锡杖众人皆见,圆满的佛像令人心生敬畏。
六牙白象在空中若隐若现,三足赤乌隐藏在云雾深处。
秋天的琉璃瓶映照着皓月,优昙花清晨含露,洁净无瑕。
吉祥的景象与附近的房屋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如同相依相附。
神灯夜晚从九座山峰之巅升起,化作无尽的烛火照耀群山。
亲眼目睹佛会的盛况,凡人却担心自己会被仙风带走。
想寻找像傅说那样的贤人,不必去探访占卜师君平的住所。
无需再犹豫,就攀登那高高的天门,人间的纷扰不值一提。

注释

峨眉:峨眉山。
峻极:极高峻。
西南:方位。
著:显著。
万景:无数景色。
庄严:庄重神圣。
雄镇:雄壮镇守。
坤维:大地。
雨霁:雨后放晴。
春暄:春意正浓。
僧入岩:僧人进入岩洞。
篮舆:竹轿。
梯栈:阶梯栈道。
筋力疲:筋疲力尽。
鸟腾:鸟儿飞翔。
陡绝:陡峭。
堪舆:地理。
莽回互:错综复杂。
锦里:美丽的街市。
井底迷:错觉如井底。
雪山:雪峰。
屏间误:误以为画屏。
幽岩:幽深岩洞。
石发彩:石头发光。
楞伽:佛教名。
仙音:仙人的声音。
兜罗:佛教术语。
绵界:广大世界。
沧海:大海。
蓝田:美玉产地。
长虹:彩虹。
白毫光:佛光。
圆相:圆满的佛像。
摄身:吸引目光。
六牙白象:佛教象征。
三足赤乌:太阳神鸟。
琉璃瓶:透明的瓶子。
优昙花:稀有之花。
瑞境:吉祥之地。
瓦屋:民居。
神灯:圣灯。
九顶:九座山峰。
肉眼:凡人之眼。
仙风:仙人的气息。
傅说:商代贤臣。
箕尾:星宿名。
君平:汉代占卜师。
斗牛:星宿名。
阊阖:天门。
高圆:高处的圆顶。
人寰:人间。
何足寓:不值得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峨眉山绝顶,观赏到佛光的壮丽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宗教神圣之处的崇拜。

"峨眉峻极西南著,万景庄严诸佛住。" 开篇即勾勒出峨眉山雄伟的轮廓,强调其高大与庄严,暗示这里是佛陀居所,是一个充满神秘力量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句 "我来雨霁群峰出,正值春暄三月暮。上方解冻僧入岩,远俗来游客填路。" 描述了作者在春末时节登山的情景,春天的暖意中,山中的雪开始融化,僧侣们进入山洞修行,而游客也纷纷而至,形成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

随后的文字 "篮舆牵挽六十里,梯栈高低三万步。鱼贯攀缘筋力疲,鸟腾陡绝神魂惧。" 则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展示了作者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诗中还通过 "幽岩得照石发彩,阴洞有声雷蓄怒。楞伽仙音好鸟语,兜罗绵界神龙护。" 等句,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表达了对佛教世界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 "长虹欻放白毫光,淡墨俄瞻紫金聚。应真飞锡众共睹,圆相摄身人自顾。" 等句,将目光投射到佛祖的智慧光芒上,用“圆相”来形容佛光的庄严与神圣,从而引发出一系列关于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峨眉山自然景观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宇宙以及精神境界的深入探究。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登第后投魏侍郎

空山学仙子,旧识安期生。

青霄许相接,凡骨难为轻。

一朝行业满,九转丹砂成。

安期忽东来,从帝游玉京。

下视一笑莞,依然有馀情。

借我白云车,导以虹蜺旌。

摄身出尘土,随君凌紫清。

机会倘一失,千载何由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道中寄丹丘亲旧

别处日已远,别情转绸缪。

行行千里馀,脉脉无时休。

夜与梦相随,昼与泪俱流。

山高恨不断,水阔遮无由。

欲吞不下咽,欲吐不出喉。

戟我胸肺间,有如鱼挂钩。

寻端无从来,了知在心头。

翻疑一寸心,能容如许愁。

平生丈夫气,愧此须髯虬。

朝来看蓬鬓,满鉴雪霜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延庆观六时泉

千尺高崖屏翠琰,六时甘露雨真珠。

梯岩穿壑身亲到,始信仙灵境界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赠范觉民

范子廊庙器,至宝非凡璞。

胸怀吞云梦,豪气低华岳。

昔在童稚时,树立已卓卓。

曳裾桥门内,崭然见头角。

岁行在辛丑,帝策询民瘼。

造庭百千人,衣带矜褒博。

平居议执政,至此舌为括。

独馀子范子,雅志不可夺。

吐辞如涌泉,一发孰能遏。

挥毫不停缀,盈卷无点抹。

汉廷执戟郎,环顾皆错莫。

纵横五千字,字字医国药。

期于必伐病,非徒事迂阔。

怪言一惊众,士论叹且愕。

皆云布衣流,志在縻好爵。

乃尔张危言,身谋胡太错。

当时群宗匠,其间多龌龊。

指言为沽直,欲使趋鼎镬。

堂堂春官臣,主张独何确。

谠议既冰释,众口不能铄。

乙科忽大阐,秋天一雕鹗。

传诵争取先,纸价为翔跃。

声华顿辉赫,蔼然暨南朔。

忆昔客东都,猥厕英游数。

每于谈笑间,论议闻謇谔。

诵语非沽名,生平真所乐。

乖离三四载,遣我情怀恶。

间者见眉宇,飒然意气豁。

亟使罗酒浆,沈沈动清酌。

秉烛夜相对,谈词恣嘲谑。

公卿颇历诋,治乱亦商略。

间出新诗篇,清制皆洒落。

祇怀苍生忧,肯为穷愁作。

少陵不忘主,气味若相若。

倘使任言责,必有裨帷幄。

奈何谏诤姿,久矣滞丘壑。

似闻庙堂上,知己被新渥。

一公丞乌台,一公相黄阁。

吾君皆太平,二公繄深托。

荐贤乃报国,看子翔寥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