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送兴国令徐师回殿丞》。诗中描绘了送别地方官员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地方治理的肯定。
首句“报政方山下”,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在山脚下,暗示了官员在此地为政的业绩。接着“分携赣水滨”则将场景转移到了赣江边,进一步强调了送别的地点和氛围。
“人蒙百里惠,花见四年春。”这两句赞美了被送别官员的政绩,百姓因他的治理而受益,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生机勃勃。通过“百里”和“四年春”的对比,突出了官员任期之长和治理效果之显著。
“亲志乐戏綵,家声高缙绅。”这里赞扬了官员的家庭背景和品德修养,说明其不仅在政绩上有所建树,在个人品质和社会地位上也得到了认可。其中,“亲志乐戏綵”可能是指家庭和睦,生活充满乐趣;“家声高缙绅”则表明其家族在社会上的声誉很高,受到缙绅阶层的尊敬。
最后,“还期逢庆节,慈宴拱严宸。”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庆祝节日时能再次相聚,享受慈爱的宴会,与皇帝同欢。这既是对友谊的祝愿,也是对官员未来仕途的美好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送别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赞美的语言,展现了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认可、家庭幸福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国家治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