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述

生平向大雅,遂得窥外屏。

青嶂排杰阁,绿竹净西轩。

乌几罗莴轴,鸟迹辨《三坟》。

愧予蠡管测,睹此摇心魂。

眴目宛委洞,旋面海若门。

缱绻日云夕,篝灯还细论。

兕觥湛绿醑,麈尾发玄言。

把臂须臾间,鄙怀难具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陈晦伯先生的情景,以及在斋中饮酒畅谈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深厚情谊与高雅情趣。

首句“生平向大雅,遂得窥外屏”表达了诗人对陈晦伯先生学问高深的敬仰之情,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斋内的环境——青嶂、杰阁、绿竹、西轩、乌几、莴轴、《三坟》等,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体现了文人书房的独特韵味。

“愧予蠡管测,睹此摇心魂”一句,诗人自谦自己的见识有限,却能在此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表达了对陈晦伯先生学问的钦佩。接下来的“眴目宛委洞,旋面海若门”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进一步渲染了斋内环境的神秘与高远。

“缱绻日云夕,篝灯还细论”描绘了两人在夕阳下围坐篝灯,深入交谈的情景,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兕觥湛绿醑,麈尾发玄言”则通过具体的饮酒和谈话场景,展现了文人聚会时的风雅与智慧的交流。

最后,“把臂须臾间,鄙怀难具陈”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时光的珍视,以及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复杂情感。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题瘦马卷

此马从来号騄駬,汉庭九逸应难拟。

躞蹀朝随广莫风,连翻夜度虞渊水。

一自长呜起渥洼,双瞳如镜气如霞。

陌上骄嘶逢紫燕,溪头弄影见桃花。

越块过都真可羡,纵横灭没淩飞电。

时去黄金燕市空,瘦来白练吴门短。

几年踯躅老风尘,一朝膂力尽骞腾。

土蚀骢花生黯淡,霜欺病骨太棱层。

十年弃置向沙场,伏极壮心殊未央。

垂头却忆长楸道,咄哉胡不遇孙阳。

他时解辔逢知己,雕鞍玉勒黄金珥。

努力犹堪驰万里,九衢四野任君使。

形式: 古风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与君三载游燕市,方内共结烟霞侣。

清夜焚香礼法王,临风挥麈谈玄理。

君今拂衣归皖城,伊人遥在江水滨。

一片素心向谁吐,三车疑义向谁论。

万事无如归去好,有足何妨蹈三岛。

看君匹马度春明,使我心飞邯郸道。

形式: 古风

题柏溪沈先生墨竹

柏溪先生二室英,手抉云汉披瑶琼。

床头百斗自浮湛,胸中五车斗纵横。

兴来和墨扫生绢,幅幅宛出淇园清。

古色莽苍风雨黯,元气淋漓鬼神惊。

珍重一竿世稀有,已觉渭川无千亩。

瑟瑟霜叶动秋涛,冥冥烟干蟠苍虬。

瞥睹寒气生两腋,白云冉冉堕虚牖。

遥想盘礴落笔时,潇湘失色神龙走。

吁嗟沈翁直节似此君,翛翛得意兼得神,湖州太常非其伦。

形式: 古风

题司选君寒玉轩卷

噫嘻江陵岂无千树橘,千畦韭。

何不擅此比素封,那用万竿修篁绕前后。

君言长物无所爱,生平爱与此君友。

萦沙带水通三径,斫雨耕烟开数亩。

结实纷纶啄凤凰,老干交加篆蝌蚪。

秋静寒涛生白日,夜永凉飔散虚牖。

绿户朣胧月自过,红尘却扫云为帚。

主人高节干云霄,寒玉青青可与偶。

只今文昌悬藻镜,共羡清白胜琼玖。

不见江上草堂葱菁间,图书之外复何有。

此中应许二仲过,倘容袁粲相从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