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思轩

名郎此地昔徘徊,天诱良孙接踵来。

万屋尚歌馀泽在,一轩还向旧堂开。

右军笔墨空残沼,内史文章祇废台。

邑子从今誇胜事,岂论王谢世称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寄题思轩》。诗中描绘了对古代名士思轩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其后人接踵而至的感慨。诗人在赞美思轩及其家族才华横溢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文化的深深敬仰。

首联“名郎此地昔徘徊,天诱良孙接踵来”以“名郎”和“良孙”为切入点,既点明了思轩的身份地位,又暗示了其家族的传承与延续。诗人通过“徘徊”与“接踵来”的对比,展现了思轩及其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力与生命力。

颔联“万屋尚歌馀泽在,一轩还向旧堂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万屋”与“一轩”的对比,诗人强调了思轩家族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文化影响依然深远,如同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同时,“旧堂开”也暗含着对传统与历史的尊重与怀念。

颈联“右军笔墨空残沼,内史文章祇废台”运用典故,将思轩与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右军)和文学家(内史)相提并论,通过“空残沼”与“祇废台”的描述,表达了对思轩及其家族才华的赞誉,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成就的惋惜之情。

尾联“邑子从今誇胜事,岂论王谢世称才”则将话题转向现实,诗人认为思轩家族的成就不仅为当地居民所自豪,更超越了王谢这样的历史名门,彰显了其家族在当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这一句不仅是对思轩家族的肯定,也是对诗人自身追求卓越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思轩及其家族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家族传承与个人成就的重视。诗中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除夜寄舍弟

一尊聊有天涯忆,百感翻然醉里眠。

酒醒灯前犹是客,梦回江北已经年。

佳时流落真何得,胜事蹉跎只可怜。

唯有到家寒食在,春风因泛滪溪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黄司理园

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

闰前空腊尽,浑未有花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泊雁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

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然。

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和麦召苃旅汕感怀(其四)

弧矢当天斗柄欹,霜风料峭雁来时。

诗书本是升平业,戎马仓皇枉费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