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沅江

午发沅江县,微风一棹安。

山趋南嘴尽,水入洞庭宽。

极浦澹空翠,芳洲生暮寒。

萧萧惊岁晚,天外雁声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湘南的《发沅江》描绘了舟行沅江上的景象。首句“午发沅江县”点明时间与出发地点,显示出旅程的平静开始。接下来,“微风一棹安”通过轻柔的微风和安稳的一叶扁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江面的和谐。

“山趋南嘴尽,水入洞庭宽”两句,通过山水的变化,展现出视野的开阔,沅江蜿蜒流至南岸尽头,而洞庭湖的广阔则让人心胸豁然开朗。诗人运用“趋”和“入”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江流汇入湖泊的动态画面。

“极浦澹空翠,芳洲生暮寒”进一步描绘了远处江面的青翠和近处洲渚的暮色寒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最后,“萧萧惊岁晚,天外雁声残”以萧瑟的声响和天边零落的雁鸣,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末的来临,增添了诗的季节感和寂寥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沅江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展现了清初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5)

黄湘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大目寺

笋舆度危岭,兰若响疏磬。

满院修竹深,参天古松劲。

林光静猿心,花气和鸟性。

石龛爇沈檀,香散微风定。

我来礼瞿昙,尘心一时净。

形式: 古风

仁儿读书鄂湖僧舍

招提萧瑟意何如,遥念挑镫夜读书。

面壁长年应倍悟,达摩功胜渡江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春晚

斋居白昼静,桃李绿阴生。

鸟性悦暄节,山光开骤晴。

碧苔缘不尽,红雨落无声。

未惜春将暮,悠悠玩物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道士洑

淼淼长江水,磷磷道士矶。

江豚吹浪出,石燕掠空飞。

树倚悬岩立,帆随远岸微。

放翁诗最好,吟罢想依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