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其四十九)

新罗拄杖遂宁钵,衲子家风那个无。

一等看来如墨黑,谁能重与较锱铢。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翻译

新罗僧人手持竹杖,身披衲衣在遂宁游历,
他们的家风朴素无华,

注释

新罗: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
拄杖:行走时持的拐杖。
遂宁:地名,位于中国四川省。
衲子家风:僧人的生活方式或传统。
一等:极尽,非常。
看来:看上去。
如墨黑:像墨水一样漆黑。
能:能够。
重与较:再比较。
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极其微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四十九首。诗中以日常物件“新罗拄杖”和“遂宁钵”作为象征,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朴素生活和禅宗家风。"新罗拄杖"可能指的是来自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的禅杖,象征着行者的坚韧与智慧;"遂宁钵"则可能指僧侣的饮食器具,暗示了他们的简朴生活。

诗人通过描述这些物品“如墨黑”,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和外在生活的简单,进一步表达了禅宗崇尚自然、不计物质的观点。最后两句“谁能重与较锱铢”则深化了这种意境,意思是说,谁又能去斤斤计较这些身外之物的得失呢?这体现了禅宗看淡世俗名利,追求精神解脱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物寓理,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首(其四十七)

见说闽山多蛊毒,千方百计避无由。

殇中既有催魂鬼,一命还他方始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一百首(其四十六)

德山疑处问岩头,若得浑家一地愁。

父又咒儿儿咒父,冤冤相报几时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一百首(其四十五)

轻如毫末重如山,地角天涯去复还。

黄叶殒时风骨露,水边依旧石斓斑。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颂古一百首(其四十二)

昨日因过竹院西,邻家稚子隔溪啼。

山寒水肃半黄落,无数归鸦卜树栖。

形式: 偈颂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