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竹篇

昔见竹,真不俗。今见竹,今痛哭。

竹色自来无改移,昔日何乐今何悲。

森森绕屋秋更绿,尽是先人手栽玉。

竹未化,人当还,举头见竹犹承欢。

直节空九霄,清风尚千古。

徘徊竹间路,照影月当午。

好奇有客频到门,何况人间父子恩。

君不见孟生笋,湘娥痕。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见竹篇》以竹为载体,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亲情怀念的深深感慨。开篇“昔见竹,真不俗”,描绘了竹子的高洁品性,与往日的亲近感怀。接着,“今见竹,今痛哭”,通过对比今昔,流露出物是人非的哀伤。

“竹色自来无改移,昔日何乐今何悲”强调竹子的颜色依旧,但人事已非,昔日的欢乐与今日的悲伤形成鲜明对照。接下来的诗句“森森绕屋秋更绿,尽是先人手栽玉”,借竹子的繁茂生长,追忆先人的辛勤付出和对他们的怀念。

“竹未化,人当还”,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如梦,而竹子却依然坚韧。诗人抬头望竹,仍能感受到那份亲人的温暖,“直节空九霄,清风尚千古”,赞美竹子的气节和清风的精神,也寓言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徘徊竹间路,照影月当午”,通过月光下的竹影,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好奇有客频到门,何况人间父子恩”,借客来访,进一步强调了亲情的珍贵,以及对孟生笋(可能指孟宗哭竹的故事)的联想,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见竹篇》是一首寓言式的抒情诗,借竹子的意象,寄寓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亲情深厚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搏狼篇

狼来村烟黑,狼去村烟紫。

迢迢青川路,鸡豚岂堪此。鸡豚尚可,杀我稚子。

使者从东来,耰锄借闾里。

走马竞风电,脱辔及日晷。

常年四境愁,此夕一击死。姬公驱猛,志在安民。

留侯挥椎,匪为一身。河清海晏,物阜风淳。

歌我搏狼,以告臣邻。

形式: 乐府曲辞

野葛篇

野葛不入口,生啖一尺长。一尺长,何如一寸良。

我不毒人,人谁毒我。毒我我有命,毒人其又可。

于乎啖葛郎,空使葛挂肠。图身不死心则亡。

形式: 乐府曲辞

东石篇

东有石,一段云,卧起亏蔽如舞裙。

苔痕藓晕土花绣,中有玉质黄金纹。

东海更东下,龙气何氤氲。

空闻叩牛角,旋见叱羊群。

高山深林天地隔,蓬壶方丈仙凡分。

明堂韶磬不作贡,清庙柱础殊无闻。

嗟尔东石徒纷纷,我欲携之障百川、策奇勋。

不能炼成五色文,补天妙手古所云。

补天手,东石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新钉篇

曾闻新人不如故,今见旧钉不如新。

沙沈苔卧土花涩,钻刺无功愁杀人。

嗟尔钉同一铁先,颖脱遂鸠拙。

不见赤日中,炙手或可热。

天道每如此,人事安足说。

噫嚱嘘少妇利口,可以出走。疆奴制家,闭目摇手。

国之老成,典刑谁守。岁寒之姿,松柏是有。

愿汝且弗嗔,劝汝一杯酒。

可怜旧钉曾为新,那愁新钉不为旧。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