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友人出家伎佐酒

绛烛秋宵,朱懒曲曲芳酝。

曼声檀口啭雏莺,腻脸薇香嫩。乐府新翻偏韵。

乍回眸、红潮微晕。元人宫调,吴下排场,风流重认。

舞罢前溪,蜡媒落翠欢无尽。

宁王玉笛莫愁歌,更有蛮靴衬。销却柔肠一寸。

怕催人、漏铜滴紧。愁多子野,狂发分司,笑回红粉。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的词作《烛影摇红·友人出家伎佐酒》展现了作者梁清标对宴席上佳人献艺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绛烛秋宵"四字点明了场景是在秋夜,红烛照耀,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朱懒曲曲芳酝"则暗示了美酒佳酿的醇厚,为欢乐的气氛增添了醉人的色彩。

"曼声檀口啭雏莺"运用比喻,形容女子歌声如雏莺鸣叫般婉转悦耳,"腻脸薇香嫩"则描绘了女子的娇美容颜和淡雅香气,形象生动。接下来的"乐府新翻偏韵"赞美了音乐的新颖和韵律的独特。

"乍回眸、红潮微晕"描绘了女子回眸一笑时面颊泛起的红晕,显得娇羞动人。"元人宫调,吴下排场,风流重认"进一步赞美了表演者的技艺和风姿,暗示其具有元曲和江南水乡的韵味。

"舞罢前溪,蜡媒落翠欢无尽"描述了舞蹈结束后,蜡烛落下,但欢乐并未消散,反而更显浓郁。"宁王玉笛莫愁歌,更有蛮靴衬"通过宁王的笛声和女子的歌声以及她的蛮靴,展现出一种豪放与婉约交织的风情。

"销却柔肠一寸"表达了词人被深深打动,甚至有些愁绪涌上心头,"怕催人、漏铜滴紧"借漏壶的滴水声暗示时间流逝,加重了愁绪。最后以"愁多子野,狂发分司,笑回红粉"收尾,既写出词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又以友人欢笑回应作结,留下回味无穷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女子歌舞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宴席上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女子才情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

收录诗词(407)

梁清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帝台春.春怀

晴日炙。雪初消,池水碧。

游鲤负冰,好鸟窥人,闲愁增剧。

追忆年时香阁里,携手看、故山春色。

奈而今,恼乱东风,偏吹孤客。春犹昔。浑暗掷。

人咫尺。何从觅。

叹陌上青青,又生芳草,薄暮绿烟如织。

湖海气难一旦减,儿女泪已千行滴。

渐近了花朝,怕重提寒食。

形式: 词牌: 帝台春

夏初临.初夏

蔽日初槐,啼花娇鸟,疏篱渐长新篁。

永昼人间,薰炉细细焚香。漫誇世路名场。

远风波、碧簟清凉。蝶须坠粉,鱼吹蘋末,莺弄笙簧。

好书堪把,苦茗频斟,湘帘半捲,燕子飞忙。

香闺双陆,倦来午梦偏长。小立斜阳。

映纱橱、笑看残妆。耐平章。无边风月,自在年光。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孤鸾.壬子除夕

禁城喧热。正爆竹声催,漏铜风咽。

小阁灯孤,往事向谁重说。

春到何家庭院,助新愁、满门冰雪。

枉有屠苏岁酒,恨椒花颂绝。想五侯、甲第欢无歇。

把龙笛鹅笙,檀口吹彻。那管寒衾薄,有人儿凄切。

珊珊玉珂初动,又趋朝、晓鸡时节。

试问明镜里,添几茎华发。

形式: 词牌: 孤鸾

双双燕.感怀

萧萧易水,问何事春来,助人凄恻。

苹香柳嫩,妍景任教抛掷。

聊话郎山雨夕,又梦绕、潭固烟色。

纷纭身世多般,已见雁飞南北。谁遣头须顿白。

怕纵有春风,也难消得。壮怀无奈,说甚肝肠铁石。

况听高楼弄笛。盼不到、渔蓑消息。

试看陌草青青,正是杜陵寒食。

形式: 词牌: 双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