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毖斋

三阳舒盛德,万物皆发生。

试问胡乃尔,隆冬闭元精。

天道专乃直,地道翕而辟。

欲会天地心,毖之在恭默。

小毖通神明,大毖天地贞。

毖之复毖之,上下同流行。

查子开名斋,独得毖之义。

不愧此屋漏,可以配天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题毖斋》,以“毖”字为核心,探讨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与天地的关系。首句“三阳舒盛德,万物皆发生”,描绘了冬去春来,阳气复苏,万物生长的景象,象征着生命力的勃发。接着诗人质疑:“试问胡乃尔,隆冬闭元精”,表达了对冬日万物休眠的不解,暗示了生命在严冬中潜藏的奥秘。

“天道专乃直,地道翕而辟”两句,通过天道的刚直和地道的柔顺,揭示了宇宙间的阴阳平衡与变化。诗人强调要“欲会天地心,毖之在恭默”,即通过谦恭和沉默去领悟天地的至理,这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小毖通神明,大毖天地贞”进一步阐述了谨慎对待事物的原则,既要通达神明,又要保持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最后,“毖之复毖之,上下同流行”,强调了这种谨慎态度应贯穿于生活的始终,且影响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诗的结尾,湛若水自述创作此诗的目的,称其斋名为“毖斋”,是因为他深得“毖”字的真谛,认为自己的修为足以匹配天地,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学术追求的自信和对天地自然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展现了湛若水深厚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题东湖书院

中丞谢司空,书院开湖渚。

静观山下泉,因知水来处。

湛然涵太虚,馀波欲东注。

湖光入帘明,照见先生语。

逝者其如斯,自然本无作。

一画起于无,六经皆我注。

自以我自观,自感还我悟。

寄语湖外人,湖源尔当溯。

形式: 古风

赠何公志别驾事竣还湖州

忆予年向立,同君西瓮闾。

尔年方二六,志气千里驹。

君今已二毛,我衰当何如。

别驾展骥足,会计赴留都。

把酒谈故旧,美恶成虚无。

君自崇明德,爱此金玉躯。

形式: 古风

寓思图诗

悠悠寸草心,荡荡三春德。

亲恩比昊天,昊天元罔极。

罔极何所思,目击双坟白。

双坟不可见,游子沅湘客。

泪下斑竹枝,染泪图坟色。

于以寓孝思,孝思本无迹。

体魄归黄壤,神理陟玄寂。

潜思无不通,见之在恭默。

形式: 古风

于中和桥饯毛古庵黄门式之即席赋赠

晨光曜白日,宿雪倏然消。

借问乘除理,阴阳谁与调。

适此中和天,送君中和桥。

此桥君自度,自度还自超。

行行戒多岐,天路谅不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