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对雨怀惟孝(其一)

空庭洒飞雨,花树凉萧萧。

端居倦佔毕,隐几不自聊。

念我同袍友,暌违忽连朝。

官曹咫尺地,邈若千里遥。

清觞怅独酌,玄理孰与昭。

含情无枯桐,弦急思转焦。

何当化双鹄,联翮凌层霄。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斋居时面对雨景,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首句“空庭洒飞雨,花树凉萧萧”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中庭院的静谧景象,雨滴洒落在空旷的庭院中,花树在微凉的雨中显得格外萧瑟。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接着,“端居倦佔毕,隐几不自聊”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斋居中的倦怠和孤独感。他厌倦了日常的琐事,坐在书案前,内心却感到无所寄托,显得十分寂寞。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是许多文人骚客在闲居生活中的常见心境。

“念我同袍友,暌违忽连朝。官曹咫尺地,邈若千里遥。”诗人思绪飘向远方,怀念起与自己共患难的朋友,感叹分别之久,即使朋友所在之地仅在咫尺之间,但在他的心中却仿佛远隔千里。这种时空上的距离感,加深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清觞怅独酌,玄理孰与昭。”在这样的时刻,诗人独自饮酒,心中满是惆怅。他试图通过思考深奥的道理来排解心中的忧郁,但似乎找不到答案。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寻求精神慰藉的渴望。

最后,“含情无枯桐,弦急思转焦。何当化双鹄,联翮凌层霄。”诗人以琴声比喻自己的情感,琴弦因情感的激荡而变得紧绷,心绪也随之焦虑。他渴望能与朋友像天鹅一样,共同飞翔于广阔的天空,表达出对自由和相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斋居对雨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迷茫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斋居对雨怀惟孝(其二)

瑶台双灵鸟,文采何葳蕤。

萧韶感清梦,飞下丹山陲。

鸣声殷笙磬,群喙徒哑咿。

鹓鸿苦相妒,况此鸦与䲭。

栖息每非所,羽毛日摧萎。

愿言共高举,结巢碧梧枝。

养此五采翎,远彼百鸟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春晖堂为周冬官赋

春旸丽晴颢,百卉含和泽。

离离堂下草,乘时泛轻碧。

念兹茂以荣,允籍春睴力。

春晖岂望报,草心自罔极。

婉彼周家母,顾复心尤剧。

子今茂且贤,亨衢振脩翮。

貤恩攽命书,亦既昭淑德。

母发日种种,子心恒恻恻。

岂无膻与芗,亦有琴与瑟。

虽能养口体,未足供子职。

常恐驶景流,岁月忽复易。

高堂揭华扁,睿藻何舄奕。

愿同堂北萱,长使慈心怿。

形式: 古风

终慕楼

日没旦复出,花落春再开。

哀哀父与母,一去不复回。

思亲不可见,登楼寄遐瞩。

西风吹庭树,徬徨动心曲。

楼前有慈乌,哑哑啼晨霜。

我亲独何之,感我泪沾裳。

楼外有飞云,悠悠覆亲舍。

我亲独何之,感我泪如泻。

岂无祠与墓,岁时荐蘋藻。

虽云祭时丰,不似养时好。

海深犹可竭,山高或可夷。

我生虽有尽,我思无穷时。

形式: 古风

秋夕独坐有怀凤仪秋官

炎晖倏西沉,华月映虚牖。

凉飔天际来,秋声在高柳。

念我夙心亲,倚床屡搔首。

忆昔遇君初,倾盖即如旧。

古道期共敦,斯文相与剖。

胡兹遽远别,中肠互萦纠。

君如迁乔莺,嘤嘤求其友。

我如失群鸿,孤飞粤南岫。

岂无鹰与鹯,自顾非我偶。

忧来还自慰,同心胜握手。

宝剑尚有合,别离讵当久。

所愿励姱节,芳名垂不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