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
柔丝漫折长亭柳,绾得同心欲寄将。
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深厚情感的诗句。"忆别悠悠岁月长"一句,通过对过去岁月无尽的回忆,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限哀愁。"酒兵无计敌愁肠"则是说在宴饮和军旅的生活中,也找不到缓解心中忧虑的方法,这里的“酒”和“兵”象征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压力和挑战,表明诗人面对的是来自内外的双重困扰。
"柔丝漫折长亭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轻柔的细丝被随风摇曳的长亭边的柳枝所缠绕,这里的“柔丝”和“长亭柳”都是中国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它们通常用来比喻柔情蜜意或是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
最后一句"绾得同心欲寄将"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深切的友情和共同的心志,像编织一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渴望能够将这些美好的情感永久保存。这里的“绾得”意指编织,“同心”则意味着心意相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中的困扰,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深厚而又难以持久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永恒保存的渴望。
不详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杨柳青青映画楼,翠眉终日锁离愁。
杜鹃啼落枝头月,多为伤春恨不休。
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
几时重会鸳鸯侣,月下吹笙和綵鸾。
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
柳短莎长溪水流,雨微烟暝立溪头。
寒鸦闪闪前山去,杜曲黄昏独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