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燕.晚泊高淳湖口

荡漾湖光山色。风景早如江北。

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

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西下夕阳寒白。

东望暮云凝碧。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

处处是长亭,离恨谁知端的。

形式: 词牌: 离亭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湖畔的美丽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湖光山色、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象与人的离愁别绪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首句“荡漾湖光山色”,开篇即展现出一幅波光粼粼、山影倒映的湖面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风景早如江北”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对北方景色的怀念,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对比。

“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嫩绿的芦苇、初生的荻笋、细密的柳丝,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同时也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

“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则进一步描绘了湖中的景象,汀洲上野鸭成群,生动活泼,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美。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西下夕阳寒白。东望暮云凝碧”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将画面从白天过渡到傍晚,夕阳的寒白与暮云的凝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

“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虽然距离并不遥远,但对于远离家乡的旅人来说,却如同置身于天涯海角,充满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最后,“处处是长亭,离恨谁知端的”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离别之苦。长亭作为古代送别之地的象征,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借此表达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离亭燕·晚泊高淳湖口》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江南湖畔的美丽画卷,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感慨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1)

杨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淡黄柳.九日同人龙山秋禊待月而归,分韵得泻字

溪山入画。秋意真潇洒。暝色空濛烟欲化。

柳外青帘低亚。寒叶吟风舞香鹧。碧山社。

依然古庭榭。提往事、等飘瓦。问何人笔底春涛泻。

笑插茱萸,好扶残醉,愁听城头鼓打。

形式: 词牌: 淡黄柳

祝英台近.九秋望日访卞玉京墓,同人分咏得影字,墓在慧山祁陀寺锦树林

碧云窝,黄叶径。古寺一声磬。

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暝。

万千恨,只恨地老天荒,惊鸿杳无影。

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

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齐天乐.眼镜

现前便是光明藏,依然那时年少。

有影双圆,无花并蒂,阁住鬓丝轻巧。纤翳净扫。

怪隔一层云,转增分晓。

幸未深深,比量依约近寅卯。当年曾见古道。

静观还自得,和月幽抱。

青白徒翻,妍媸莫辨,短处偏逢嘲笑。今番了了。

恍世界琉璃,顿消烦恼。解识连环,镜中人更好。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木兰花慢.花朝简陈竹士

喜花朝到了,记生日,有人同。

正淑景迟迟,轻阴漠漠,雨渍晴烘。刚逢。

一双社燕,想归来、还认旧帘栊。

挽住天仙飞佩,忍教长恨西东。偎红。切莫再飘蓬。

把酒祝东风。倚秦嘉镜槛,年年岁岁,春意玲珑。

吴侬几多艳福,海棠巢直是蕊珠宫。

定有鹃情蝶思好,词勾惹惊鸿。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