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君子有所思行》是明代诗人沈鍊的作品,通过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思考,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才能与社会责任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首句“匡坐百日晏,遨游风物迁”,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静坐思考后的状态,以及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感感知,暗示了他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的变迁之间的关系。接下来,“一朝丹疏入,六载常在边”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短暂的静思到长期的边疆生活经历的变化,可能暗含着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
“中心不自分,生世宁有偏”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索,认为生命不应有明显的偏向或偏见,应该追求全面而均衡的发展。接着,“患无经济才,食禄何足专”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我审视,以及对是否足够胜任当前职位的担忧,体现了其对个人能力和社会职责的重视。
“养马念驰逐,按剑思握权”两句,通过养马和持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行动与权力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由与控制的复杂情感。接下来,“心若醉六籍,目若营八埏”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体现了其精神层面的追求。
“射书聊城将,问策安期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与策略的追求,以及对于实现理想目标的渴望。最后,“推食不充饥,解衣难覆寒”两句,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喻,强调了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平衡,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尊严的重要性。“君子有所思,所思在仁贤”则点明了诗人的核心价值观,即君子应以仁爱与贤德为追求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责任、理想追求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完善和社会责任的双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