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哭复斋

封章字少纳忠多,袖疏前陈无柰何。

但得中天行日月,不愁平地起风波。

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

惆怅脊梁如铁硬,天胡忍使閟山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密封的奏章虽字少却满含忠诚,尽管先前的进言都被忽视无法改变。
只要能在天空中照耀如同日月,就不怕地面会有风起云涌的变故。
即使朝廷官员面对责罚最终选择放下笔墨,山贼闻知正义之名也会改弦易辙。
我内心充满惆怅,因为我的脊梁坚硬如铁,老天为何忍心让国家陷入困境。

注释

封章:密封的奏章。
字少:字数少。
纳忠多:包含的忠诚多。
袖疏:进言被忽视。
无柰何:无法改变。
中天:天空中。
行日月:如同日月照耀。
平地:地面。
风波:风起云涌的变故。
台官:朝廷官员。
论罪:面对责罚。
投笔:放下笔墨。
山贼:山贼。
闻名:闻知名声。
倒戈:改变立场。
脊梁:脊背。
如铁硬:坚硬如铁。
天胡:老天为何。
閟山河:让国家陷入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的《山中哭复斋》,表达了对友人复斋的深切哀悼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封章字少纳忠多”暗示了复斋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深厚的忠诚,然而他的意见并未被采纳;“袖疏前陈无柰何”进一步描绘了他无奈的困境,尽管尽心进言,结果却无法改变现实。

接下来,“但得中天行日月,不愁平地起风波”寄托了诗人对公正无私的理想,希望复斋的精神如同日月在天空中照耀,不受世俗干扰。然而,“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连台官也无法避免命运的波折,而山贼闻其名尚能改过,对比之下更显悲哀。

最后两句“惆怅脊梁如铁硬,天胡忍使閟山河”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复斋坚毅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苍天为何让这样的人才遭遇不幸的深深困惑和悲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世事不公的感慨。

收录诗词(193)

高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翥(音同“著”)。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字:九万
  • 号:菊磵(古同“涧”)
  •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70~1241

相关古诗词

山行即事

篮舆破晓入山家,独木桥低小径斜。

屋角尽悬牛蒡菜,篱根多发马兰花。

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

我已经年无此乐,为怜身久在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门径

门径萧然独自居,入无给侍出无车。

江湖故旧音尘绝,里巷游从酒盏疏。

豪举已抛三尺剑,神交惟有一床书。

吾兄白发家空谷,岁晚灯前最忆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元日

长忆儿时二老傍,元正岁岁有风光。

搀先礼数修人事,着好衣裳侍酒觞。

回首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叹换星霜。

尚期我老如亲老,却看儿童作节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天台曹园

蔡岭桑麻地,曹家桃李庄。

溪流春水滑,梅度晚风香。

竹屋解留客,笋舆休俶装。

平生看花法,不学蜜蜂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