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荔品(其五)》由明代诗人吴士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荔枝的品味与欣赏。诗中以“交嘉朱紫烂盈筐”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荔枝的色彩丰富、香气四溢,仿佛满筐都是珍宝。接着,“爱吃何如细品尝”一句,点出了品尝荔枝的正确方式——应细细品味,而非草草下口。
“要识味全须带露,无疑色好似经霜”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品尝荔枝时的细节与感受。带露的荔枝味道更为鲜美,而经过霜打的荔枝则色泽更加诱人,这两句不仅描述了荔枝的自然状态,也暗含了人生经历的比喻,即生活的磨砺能赋予事物更深层次的美感。
“破除迁客阴阳火,毂辘词人锦绣肠”则是对品尝荔枝后内心感受的描绘。这里的“迁客”指流放之人,象征着生活中遭遇挫折的人;“阴阳火”比喻内心的波动与煎熬。诗句表达的是,品尝荔枝后,那些内心的困扰和痛苦似乎被化解,如同词人饱读诗书后的文思泉涌,内心充满了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最后,“日到朗园吟数过,声名为感齿牙香”将主题升华,暗示了品尝荔枝后的愉悦体验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甚至在朗园这样的地方吟诗作赋,使得名声远播,齿间留香。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对美食的热爱,更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