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荇带荷钱渐满池,吹香隔岸尽荼蘼。
潜鱼忽掷金梭起,补足今朝未了诗。
这是一首描绘园中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句“荇带荷钱渐满池”以动人的画面展示了荷花盛开的景象。这里,“荇带”指的是水边的植物,其叶片像剑一样直立,常常伴随着荷花出现在池塘边。“荷钱”则是荷花的别称,这里特指荷花的花瓣,形状如同古代的铜钱。通过“渐满池”,我们可以想象到池塘中荷花逐渐繁盛,充盈一片。
接下来的“吹香隔岸尽荼蘼”则进一步描绘了荷花飘香的场景。这里,“吹香”说明荷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而“隔岸尽荼蘼”则表明这种香气跨过池塘,弥漫到对岸,甚至让远处的草丛也沐浴在这芬芳之中。“荼蘼”是一种水生植物,它们常常伴随荷花而生长,这里用来形容一片浓密的绿色。
第三句“潜鱼忽掷金梭起”则引入了动态的景象。在这句话中,“潜鱼”是指潜藏在水下的鱼儿,偶尔跃出水面。这里,“忽掷金梭起”形容的是鱼儿跳跃时激起的波纹,如同金色的梭子一般,这不仅描绘了生动的情景,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欢愉与灵感泉涌。
最后一句“补足今朝未了诗”则是诗人的自白。这里,“今朝”指的是当下的时光,而“未了诗”则是未完成的诗篇。“补足”表明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景物,找到了灵感,将自己的诗句补充完整。这句话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创作时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园中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创作诗歌的情怀。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大田非但仰梅霖,百亩园中受赐深。
著子榴梢珠迸火,放花栀树玉抽金。
初生科斗聚如拳,鼓吹骎骎聒夜眠。
料得鱼蛮生妄想,曲车那解口流涎。
春云天上白成行,春草人间绿自香。
罨岸桃花三百树,碧溪休问短和长。
因病经旬不赋诗,无诗病思转难支。
今朝诗句未成了,已觉全无病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