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岸草江花万古春,感今怀昔最伤神。
不知一片垂虹月,照却凭栏几许人。
这首诗描绘了垂虹月下的江边景色,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首句“岸草江花万古春”以“万古春”三字,赋予自然景物以永恒的生命力,展现出一种超越时间的美丽。接着,“感今怀昔最伤神”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既有对当下情境的感触,又有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不知一片垂虹月,照却凭栏几许人。”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的垂虹月,月光洒在江面上,不仅照亮了江面,也映照出了倚靠栏杆的众多行人。这里的“几许人”并非具体数量,而是泛指众多,暗示着无论古今,都有无数的人在此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思绪。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不详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岚翠山藏野寺,夕阳舟倚汀沙。
一段三湘晚色,白云深处谁家。
雨馀寒碧深,空烟满庭竹。
深掩读书灯,莫恼秋禽宿。
㶁㶁泉声远,流春到水涯。
东风千万恨,片片逐飞花。
读书窗暗日西斜,锁棘门深噪晚鸦。
又是一番秋事了,粉黄如雪落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