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东村卧病(其六)

拂衣先达怪,高枕故人疑。

世路衡门左,轩车负郭迟。

少年誇解事,薄俗讳言诗。

何处堪遥集,悠悠未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病榻,夏日独卧东村的情境,流露出对世态炎凉和自身处境的感慨。

首联“拂衣先达怪,高枕故人疑”中,“拂衣”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愤慨,“先达”则指那些早年得志的人,他们的行为让诗人感到奇怪;“高枕”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但“故人疑”又透露出他对友情的些许怀疑,或许是因为久病卧床,与外界接触减少,使得他对于朋友的关心和理解产生了一丝隔阂。

颔联“世路衡门左,轩车负郭迟”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户,象征着诗人的隐居生活;而“世路”与之相对,暗示了外面世界的繁华与喧嚣。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路的疏离感,以及对过往繁华生活的怀念。

颈联“少年誇解事,薄俗讳言诗”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年轻时,人们往往夸耀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如今的社会风气却让人不愿谈论诗歌,似乎诗歌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地位。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文学艺术价值的坚守。

尾联“何处堪遥集,悠悠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不知道何处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迷茫和等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出路的探寻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世态炎凉和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夏日东村卧病(其七)

每逢河朔饮,辄忆广陵涛。

起色含佳句,流光逼浊醪。

兴缘知己尽,名岂罢官高。

髀肉看如此,何论长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夏日东村卧病(其八)

空林风雨过,潇洒一樽开。

看竹俄蠲疾,漂蓬敢负才。

杜门辞问字,落日罢登台。

不是怜嵇阮,谁堪把臂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夏日东村卧病(其九)

夜半忽风雨,层楼四望孤。

雷盘华不注,电划大明湖。

云雾连屏叠,蛟龙抱剑呼。

飞扬天地意,垂老见吾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夏日东村卧病(其十)

何物子虚赋,深承汉主知。

一逢杨得意,千载遂同时。

谏猎功名薄,为郎日月私。

閒居堪避事,称病足逶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