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回忆起从前在夜晚给你写信,那时在金銮殿后天色将明。
而今今晚再写信又在何处呢?只身在庐山庵里的晚灯之前。
我们像笼中的鸟、栏杆里的猿一样都还未死,但人世间我们能何时再相见呢?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封书:写信。
金銮殿:古代帝王上朝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欲明天:天将破晓,快要亮了。
庐山庵:庐山上的小庙,指诗人当时的住处。
槛猿:关在栏杆里的猿猴,常用来比喻被囚禁的人。
俱未死:都还活着。
人间相见:在人世间相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感。"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两句回顾了过去与友人一起在宫殿内整理书籍的情景,那时分手之际天色即将破晓,表达了一种不舍昼夜的深情。

而接下来的"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则是诗人现实中的孤独写照。现在的自己在遥远的庐山之巅,一座小小的庵院中,仅有一盏晚灯相伴,环境与心境都有着极大的反差。

最后两句"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通过对囚禁的鸟兽仍旧生存这一事实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久违的人间世态以及重逢友人的渴望。这里的"何年"则充满了无尽的期待和对未来的茫茫然。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过去的热烈友情与现在的孤独凄凉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山中独吟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形式: 古风

山石榴寄元九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斸得厅前栽。

烂熳一阑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曲尘。

泪痕裛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燄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阑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形式: 古风

山游示小妓

双鬟垂未合,三十才过半。

本是绮罗人,今为山水伴。

春泉共挥弄,好树同攀玩。

笑容花底迷,酒思风前乱。

红凝舞袖急,黛惨歌声缓。

莫唱杨柳枝,无肠与君断。

形式: 古风

山路偶兴

筋力未全衰,仆马不至弱。

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莫。

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

谷鸟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笼复携榼,遇胜时停泊。

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

独吟还独啸,此兴殊未恶。

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