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昔趋朝著紫衣,宫花汗漫柳依稀。
寻思浦口珠何在,转觉蕉中鹿已非。
沈约空成移带瘦,陈平自得食糠肥。
世间荣落真常事,只在吾侪早见机。
这首诗《感遇》是明代诗人王翱所作。诗中以“忆昔趋朝著紫衣”开篇,描绘了昔日官场的繁华景象,紫衣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宫花与柳依稀则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虚幻的氛围。接下来,“寻思浦口珠何在,转觉蕉中鹿已非”两句,通过珠和鹿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暗示了世事无常,物是人非。
“沈约空成移带瘦,陈平自得食糠肥”运用历史人物沈约和陈平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荣辱得失。沈约因病消瘦,而陈平虽然贫困却能自得其乐,吃糠也能感到满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人心态与处境的关系,即面对生活的起伏,保持乐观与知足的心态更为重要。
最后,“世间荣落真常事,只在吾侪早见机”总结全诗,点明了人生荣华与衰败都是自然规律,关键在于个人能否提前预见并适应变化。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理性态度。
不详
出生于今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王帽圈村。永乐十三年进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宣德初擢御史,英宗即位,升右佥都御史,出镇江西,惩贪治奸,七年冬督辽东军务,景泰四年为吏部尚书,天顺间续任,为英宗所重,称先生而不呼其名。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刚明廉直,卒谥“忠肃”
醉起意不尽,江边寻杜蘅。
折来何所寄,游子在西京。
一别三春晚,穷年百虑生。
日斜空怅望,一水隔盈盈。
俱是淮王客,高攀桂树丛。
朱门投赵璧,绿酒醉春风。
雁尽江花老,人归海月空。
离情兼别意,邺下白头翁。
一行锦字堕云边,为问山中阿对泉。
老景迩来浑似寄,风情别后俨如仙。
空江月冷生幽梦,陋巷春迟幕晓烟。
巾箑有如琼玉重,几回东向泪潸然。
江草江花剩吐芳,怜君何事滞均阳。
有怀空写愁边句,无伴同传旅次觞。
云暖探奇凌翠巘,风平鼓棹泛沧浪。
逢人为报家乡侣,吴客而今作楚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