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钓龙台送友人还闽

九原鹿迹何茫茫,五星东井熙炎光。

无诸功成裂汉土,组练三千还故乡。

当时筑台青冥中,閒来垂钓沧江龙。

屠龙技成去不返,至今百粤山河空。

台外苍山落平楚,台下江流自今古。

野水荒烟古戍寒,落日精灵尚来去。

过客凭高眺远鸿,可怜何处听歌钟。

愁云偏结谢端渚,海月长悬薛老峰。

故人旧隐螺江侧,曾共吟秋吊陈迹。

此日南归兴不穷,别后登台好相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赋得钓龙台送友人还闽》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九原鹿迹何茫茫”,以鹿迹象征历史的沧桑,展现出钓龙台的古老与神秘。接着,“五星东井熙炎光”借星辰之象,寓言友人如明星般闪耀在东方,即将回归故乡。

“无诸功成裂汉土,组练三千还故乡”暗指友人功成名就,即将回到福建,字里行间充满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诗人回忆台中往事,“当时筑台青冥中,閒来垂钓沧江龙”,表达了对往昔闲适生活的怀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屠龙技成去不返,至今百粤山河空”寓意友人离去后,钓龙台的寂寞与空旷,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苍山落平楚”、“江流自今古”、“野水荒烟古戍寒”,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过客凭高眺远鸿”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感叹“何处听歌钟”的寂寥,又以“愁云”、“海月”、“薛老峰”等意象,寄托对友人归乡的深深祝愿。结尾处,诗人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并表达自己即使分别后,仍会在登台时怀念这段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功业的赞美,又有对离别的哀婉,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剑潭歌送董大令还晋江

两山何来势峥嵘,山下碧潭秋水清。

昔人宝剑化神物,至今白日风雷争。

送君南行感畴昔,秋深拥棹蛟龙窟。

醉起登舻牛斗烂,夜凉击汰精灵出。

千里寒流赴海深,宦游同到海天溟。

明朝霄汉还相会。未必牛刀叹陆沉。

形式: 古风

赋得龙江送萧御史

君不见龙江水流东到海,天堑由来知几代。

三月春潮绕帝城,喷雪鸣涛走澎湃。

往事流残落照中,六朝遗迹恨无穷。

清时不用限南北,万国梯航此日通。

烟开目极澄波渺,海门一点孤帆小。

势吞九派落云间,雄浸三山出天表。

江上潮来一送君,中流宛见绣衣新。

青年好遂澄清志,莫羡当时击楫人。

形式: 古风

送陈将军还镇三河

紫髯将军身七尺,早拜金吾未三十。

臂挽雕弧二石强,腰横宝剑千人敌。

曾随骠骑过祁连,论赏平蕃功最先。

直向交河驰羽檄,肯教烽燧照甘泉。

名高飞将传异域,气凌属国雄燕然。

百年思刷会稽耻,万里曾屯充国田。

迩来移镇三河久,马上黄金垂紫绶。

偏裨皆为六郡英,贤豪不数云中守。

平原草色猎骑还,雁门雪尽春归后。

逻静无传紫塞烟,客来但醉芳尊酒。

良时跃马独朝天,阙下相逢思蔼然。

久知公子能虚左,苦忆将军恒在边。

锦带红缨士如虎,明日都门仍出祖。

节钺翩翩不见君,惟见云台天尺五。

形式: 古风

送杨世显还温陵兼寄胡郡守童将军

八月江南鸿雁翔,蒹葭夕露凝如霜。

典衣沽酒不成醉,游子此时思故乡。

故乡别来在何许,秋风吹落桐花树。

归梦长悬岭峤云,客衣久翳秦淮雨。

以兹慷慨赋式微,都门祖帐送斜晖。

舟从扬子江头发,路指严陵滩下归。

壶公片月生沧海,紫帽岚光拂翠微。

温陵太守兰台客,往日词林见颜色。

虎头将军悬辘轳,金尊为尔酒剩沽。

到时相见即倾倒,为我问讯今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