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神论偶成

君不见王衍谈天喙三尺,绕床阿堵初未识。

又不见阿戎自执红牙筹,聚钱成癖老不休。

人生嗜好各殊趣,盗蹠孔丘更毁誉。

不如是非两置之,万事欣然随所遇。

贵人见钱地上流,富人钱妖声如牛。

醉时虽悟落帻语,客至或忘障簏羞。

谩誇无耳可使鬼,刘濞邓通皆过计。

崔烈得名未掩臭,陈苌小黠强称美。

我今家徒立四壁,怜渠一个也不得。

不愿腰缠十万上扬州,安用呼卢百万供一掷。

但要时逢好事人,恰有青铜满三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钱神论》为背景,展开对金钱与人性的深刻探讨。诗人张扩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对待金钱的态度,揭示了人性中对金钱的复杂情感和价值观的多样性。

首句“君不见王衍谈天喙三尺”,借用了王衍的故事,讽刺那些空谈大道理而不务实的人。接着“绕床阿堵初未识”则指出即便是王衍这样的人物,对于实际的财富(“阿堵”指代钱财)也是一无所知。随后,“又不见阿戎自执红牙筹,聚钱成癖老不休”描绘了另一个极端,即阿戎这类人对金钱的痴迷到了老年仍不减退。

“人生嗜好各殊趣,盗跖孔丘更毁誉”一句,将孔子与盗跖并提,强调了人们对金钱态度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社会评价中的复杂性。诗人主张“是非两置之,万事欣然随所遇”,即不强求统一的价值观,而是顺应个人喜好,随遇而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述不同阶层人物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从“贵人见钱地上流,富人钱妖声如牛”到“醉时虽悟落帻语,客至或忘障簏羞”,展现了金钱在不同情境下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人们在面对金钱时的矛盾心理。

最后,“谩夸无耳可使鬼,刘濞邓通皆过计”讽刺了那些自以为能通过金钱控制一切的人,实际上却往往因贪婪而招致祸端。“崔烈得名未掩臭,陈苌小黠强称美”则批评了那些表面上看似聪明实则愚蠢的行为。“我今家徒立四壁,怜渠一个也不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贫困处境的感慨,同时也对那些无法获得金钱的人表示同情。“不愿腰缠十万上扬州,安用呼卢百万供一掷”则是对追求金钱的虚妄的否定,诗人更看重的是“时逢好事人,恰有青铜满三百”的简单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金钱与人性关系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62)

张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富季申著作对雪

瓮中冻蚁欲浮白,主人醉呼嗔恶客。

到床不省雪作魔,半夜扶头惊晓色。

因风初爱横斜好,侵户更怜飘洒密。

为梅洗妆却铅粉,与竹护萌封茧栗。

瀛州有士漫为郎,要看诸郎上槐棘。

不妨病骨倚故絮,且忍饥肠待新麦。

君今笔阵独横扫,冷屋无人夜鸣镝。

快雪快晴吾弗忧,君诗自有回天力。

形式: 古风

过龙井辩才退居

南山北山天接连,西湖环山水涵天。

佛宫鳞鳞割人境,胜日杖履相周旋。

久闻龙井未得到,神龙卧靳俗语喧。

脱身干戈偶不死,步屧十里沙石坚。

眼明见此屋突兀,修廊广殿钟鼓传。

笋芽供羹坐取饱,茶乳沃舌听谈禅。

塔中老人呼不起,至今墙壁尚炽然。

诸孙其谁嗣衣钵,但见持律俱精专。

吾身误落世缨网,白发未解忧患缠。

问龙乞地一席许,作庵共结香火缘。

形式: 古风

题子温侄舫斋

江湖著身鸥作邻,平生踏浪不踏尘。

晚从阛阓寄行李,旋饰舫斋聊写真。

夜阑阙月云头涌,风月填窗不成梦。

团栾十口似浮家,颠倒一生如破冢。

君看世事风打头,奔涛溅浪何时休。

不如问钱多买酒,万斛与君共拍浮。

形式: 古风

谢人惠团茶

春阴养芽针锋铓,沆瀣养膏冰雪香。

玉斧运风宝月满,密云候雨苍龙翔。

惠山寒泉第二品,定武乌瓷红锦囊。

乳花元属三昧手,竹斋自试鱼眼汤。

老生酸寒极堪笑,藜苋拄腹书撑肠。

修贡之馀远分寄,怀璧其罪渠敢当。

应怜昼睡汤饼恶,为洗一春蝴蝶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