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彦衡子婿游汉赴嘉禾吉期

蜀葵初黄柳飞雪,棹歌声里行人别。

别思空随海上波,客心已醉吴中月。

嘉禾山水盛繁华,才子今游若到家。

金屏射中双栖鸟,红烛争开并蒂花。

问君今年二十几,大颡疏眉有如此。

少君不愧鲍家郎,乐广应期卫公子。

冰玉相亲情更多,泮林官况近如何。

为言白首甘藜藿,岂望青云到薜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送林彦衡子婿游汉赴嘉禾吉期》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蜀葵初黄与柳絮纷飞交织成一幅春日离别的画面,轻舟上的棹歌回荡在空气中,伴随着行人的离别。诗人以海上波涛和吴中月寄寓别后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子婿此行的祝福。

接着,诗人赞美嘉禾山水的繁华,暗示林彦衡此去如归,如同才子游历故乡般亲切。金屏射鸟、红烛并蒂的意象,寓意佳偶天成,祝愿他们夫妻恩爱和谐。

诗人询问子婿年龄,称赞他的面庞和才华,将他比作鲍家郎(鲍照)和卫公子(卫玠),表达对其品学兼优的赞赏。随后,诗人提到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方在官场的前景,期盼他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然而,诗人也提醒,即使身处高位,仍要保持质朴之心,甘于清贫,不求高官厚禄,只希望能过上平淡的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子婿未来生活的深深关切,希望他能坚守初心,不慕荣华,这是一份深情而真挚的赠言。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空江秋篴浮丘郑助教索予赋之

桓家野王弄秋玉,流落秋亭半枝竹。

君山老人何处归,梦入潇湘洞庭曲。

浮丘仙客五湖心,复向沧波学凤吟。

不吹玉塞梅花调,不奏青楼杨柳音。

商声迟迟羽声急,寒苇飞花露香入。

水灵解佩撇波来,山魅吹灯倚云泣。

万事无心一叶舟,夜寒星斗落船头。

数声绝岛鱼龙曙,三弄澄潭雁鹜秋。

初闻凤在冈,倏尔鼍吟水。

天籁风泉何处鸣,落木寒狷一时起。

浮丘子,通灵仙,汗漫终悬魏阙情。

曲终又欲蓬莱去,日抱云璈朝玉京。

形式: 古风

酌陈师贡

云卧碧溪里,别来凡几春。

口中独未言声利,身上何曾染市尘。

君家兄弟多逢掖,吐论遥轻二千石。

高蹈宁耕数亩田,折腰耻作诸侯客。

倾盖逢君惜未深,见君同调复同心。

祗今交游重朱绶,何人贵义轻黄金。

世人共笑悠悠者,击刺狂歌孟诸野。

万事秋空一片云,得钱且醉黄垆下。

闻道朝廷礼数优,衣冠阙下尽名流。

爱君更欲君先达,顾我沧江空白头。

形式: 古风

耽犁子歌为长乐郑友众赋

新宁才人心不羁,腹中三礼犹耽犁。

生事常怀汶阳北,梦游未识灞陵西。

青山白野閒来坐,离黍吹花向人堕。

潇洒还同谷口耕,风流也学南阳卧。

谁知宣室聘雄才,不使遗贤滞草莱。

使者飞书催上道,郎官立马送离杯。

几回待诏金门里,枥上华骢末由试。

甲第歌中少故人,五侯宾从无知己。

以兹翻忆鹿门春,却向清时便乞身。

匹马行辞白门柳,群公饯出秣陵尘。

故园独树闽川道,数亩山田半秋草。

孺子应知食力安,渊明况及归来早。

入门长啸复长歌,仍把春衣换薜萝。

自言林下耽犁好,不道天朝荐剡多。

形式: 古风

题高漫士为王明府绘吴航胜览

无诸故国新宁县,西控雄藩古侯甸。

文物遥通汉职方,河山旧入秦封建。

霸气荣光几百秋,卉衣椎髻变中州。

清朝礼乐弥寰宇,比屋弦歌见鲁邹。

六平远树烟中出,百里清晖趣非一。

一片沧波海屿秋,千门霁色扶桑日。

沧波东逝日悠悠,忆昔英雄驻采舟。

御国归龙何处在,太常云去至今愁。

伸蒙岩头桂香晚,中丞石上苔花满。

陈迹空馀野鸟飞,英声不逐浮云散。

我侯远抱连城璧,僚佐相辉应籍籍。

近郭行春露冕时,古台下马弹琴夕。

风流墨客龙门士,挥霍霜毫寄深意。

都将胜槩纪方舆,更喜贤侯重民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