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杂诗三首(其二)

醉卧仰视天,天星亦胡然。

卷舌能食人,一卷百祸连。

壮士血如漆,气热烧九边。

大地吹黄沙,白骨为尘烟。

鬼伯舐复厌,心苦肉不甜。

生年只满百,见此良忧煎。

不如且行乐,乐意谁能宣。

陌上多游魂,纷来缠竹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拟古杂诗三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全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悲凉与无奈的世界。

首句“醉卧仰视天,天星亦胡然”,诗人以醉酒的姿态仰望星空,却对天上的星辰感到困惑与不解,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迷茫与质疑。接着,“卷舌能食人,一卷百祸连”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某种力量的恐怖与破坏性,仿佛任何事物都可能被轻易摧毁,预示着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壮士血如漆,气热烧九边”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壮士的鲜血如同漆黑的液体,燃烧着边疆的土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痛苦。而“大地吹黄沙,白骨为尘烟”则将自然环境的恶化与战争的惨烈相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片荒芜与绝望的景象。

“鬼伯舐复厌,心苦肉不甜”中,“鬼伯”象征死亡与恐惧,它舔舐着人们的痛苦,让人心灵备受煎熬,肉体也得不到安慰。这句诗深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面对死亡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生年只满百,见此良忧煎”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面对如此残酷的世界,人们只能“不如且行乐,乐意谁能宣”。诗人似乎在劝慰世人,即使生活充满苦难,也应该学会享受当下,寻找快乐,但这种快乐又能向谁诉说呢?这句诗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以及对无法言说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战争、生死等重大主题的思考,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592)

黎遂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字:美周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46

相关古诗词

拟古杂诗三首(其三)

盈盈楼上女,织素当窗月。

十日成一疋,轻盈等飘雪。

愆期未许嫁,坐长垂腰发。

卷素不裁剪,摺叠恒恐裂。

刺绣鸳鸯纹,月色映明灭。

下楼唤买丝,上楼情脉脉。

丝价已十千,空手从追索。

四邻持金钱,尺素安肯截。

留用为嫁衣,夫婿永怡悦。

形式: 古风

拟古少年从军四首(其一)

左手敛垂发,右手拍长剑。

行行已万里,马力直于箭。

追得负心人,抉骨独留面。

携将报所知,当夜重开宴。

众客轻后生,酒至坐疲厌。

不语疾驰出,复向沙场战。

形式: 古风

拟古少年从军四首(其二)

夜宿河上沙,日饮河流水。

河黄不照面,心热酒发耳。

男儿渐有须,安能悦女子。

不如老边庭,梦我长晰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拟古少年从军四首(其三)

状貌若妇人,力能挽强弓。

岂是木兰女,无劳认雌雄。

昨日绣旗下,金甲腾乌龙。

胡儿皆叹惜,阏氏在其中。

惟恐生得我,引去驰下风。

陈平有心计,恨不携我从。

虽能解重围,亦笑非奇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