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东黄谦咏梅韵

江南昨夜东风动,冰花半吐横山洞。

翠禽啼月雪初消,春光隐隐枝头送。

罗浮梦散暮云平,寒溪淅淅流澌声。

逋仙呵笔写吟景,孤高风调谁能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早春时节的梅林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风初起、冰花半融、翠禽啼鸣、春光渐显的生动画面,展现了梅花在冬去春来之际的生机与美丽。

首句“江南昨夜东风动”,点明地点与时间,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的生机即将涌现。接着,“冰花半吐横山洞”一句,通过冰花的半融,形象地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同时也为下文的梅花绽放埋下了伏笔。

“翠禽啼月雪初消”描绘了一幅月色下的雪景,翠禽(即绿鸟)的啼鸣打破了宁静,增添了生机。这一句不仅渲染了氛围,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充满活力的画面。“春光隐隐枝头送”则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光在枝头悄悄传递,预示着梅花的盛开即将到来。

接下来,“罗浮梦散暮云平”一句,通过梦境的消散与天空的平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寒溪淅淅流澌声”则通过流水的声音,进一步营造了清冷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缓缓流淌。

最后,“逋仙呵笔写吟景,孤高风调谁能京”两句,借用了逋仙(即林逋,宋代隐士,以爱梅著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高风调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品格的期许,希望如同梅花一般,不随波逐流,保持高洁之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在春日里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9)

王佐(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上清宫

解缆探奇胜,寻真觅旧踪。

水帘晴霰落,丹灶暝云笼。

鸾鹤无方跨,蓬壶有路通。

一声长啸罢,身在洞天中。

形式: 古风

叹髭白

历尽风霜苦,髭须一旦皤。

青看颏下少,白觉镜中多。

不为诗肠累,其如酒病何。

功名成底事,空自叹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虎引子图

嗟彼猛虎群,纵横负嵎穴。

眈眈劲气喷,桓桓威武烈。

一啸风水号,两眸电光掣。

惟有父子心,相从复相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屑]韵

游丝

闹处偏多静处稀,飘扬无力望中微。

弱条织雨牵闺恨,断缕迎风惹客衣。

低挂檐前萦落絮,高飏天外系斜晖。

伤情最怕春归去,网住桃花不与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